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意义重大。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密集出访十余个周边国家,邻国领导人频频应邀到访,中央召开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显示了我国政府对周边外交工作的高度重视。
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到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打造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这一系列新举措都秉承了这样的理念:与周边国家携手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把双方利益融合提升到更高水平。
中国与东盟就推进南海行为准则进程展开磋商,中国与越南决定成立海上共同开发磋商工作组,中国与印度签署边防合作协议。对于存在的分歧和争端,我们在坚定维护国家主权的前提下,致力于通过对话磋商和平解决。
请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分析我国对周边国家采取这样的外交工作思路的依据。(6分)
材料:1990—2010年,我国政府财政占GDP的比重从11.7%上升到12.9%,企业资本收益从34.9%上升到42.1%。而居民劳动报酬从53.4%下降到45%。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3.3倍,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行业之间职工工资最高与最低相差15倍左右;收入最高的10%人群与收入最低的10%人群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上升为2007年的 23倍。
运用所学《经济生活》,请你为材料所反映的问题建言献策。
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不断从农村向城镇转移,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阅读表和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产业 |
2012年 |
2002年 |
||||
经济增加值 比重 |
就业比重 |
结构 偏离度 |
经济增加值 比重 |
就业比重 |
结构 偏离度 |
|
第一产业 |
3.9 |
10.9 |
7 |
6.2 |
20.9 |
14.7 |
第二产业 |
35.1 |
40.5 |
5.4 |
67.7 |
43.2 |
-24.5 |
第三产业 |
61 |
48.6 |
-12.4 |
26.1 |
35.9 |
9.8 |
注:①就业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增加值比重之差。若某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即就业比重高于增加值比重,说明该行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低,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反之,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②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为60-70%。
材料二:作为珠三角的县级市,H市出口加工型企业创新不足,升级缓慢,经济效益下滑;传统服务业比重达80%,现代服务业偏低;该市劳动人口以进城农民工为主,高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口占比高达80.4%,劳动者素质与产业升级要求不相适应,高层次技术人才短缺严重。“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此外,从2012年起,该市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人口红利逐渐衰减。
请描述材料一表中蕴含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H市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
走过2014,迎来2015。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材料: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密不可分。当前雾霾频发等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经济建设中的不当行为造成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建立一套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也要统筹考虑经济体制改革,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向污染宣战,实施最严格的环境污染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步减少高能耗、高排放工业发展,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第三产业,优化能源结构——新常态下的发展,将不再只有枯燥的GDP数字,而是更加注重百姓的生命健康、生活品质与生存环境。
中央确定的经济生态领域8个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综合性改革方案,目前除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已经通过,其余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农村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等7个方案仍在等待出台。新一年,更需要一鼓作气,势如破竹地把改革难点攻克下来,落到实处。同时,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们将逐渐转变对经济增速的敏感。可以预见,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将与人们自身的“心常态”相互融合,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为中国经济社会描绘一幅更加壮美的时代画卷。
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有关角度谈谈社会各界应如何为中国经济社会描绘一幅更加壮美的时代画卷?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凿壁偷光:汉代匡衡勤奋苦读,凿壁偷光。有一户人家家里有很多书,匡衡在那家人家里当佣工不要报酬,只是请求主人把书给他看,主人深深感动了,把书全部借给了他。后来,匡衡成为了大学问家。
材料二:黄土高原位于黄河中上游,土质疏松,植被破坏,导致土壤肥力急剧下降,水土流失严重。而从黄河流下的泥沙汇集到黄河下游,长此以往形成了“地上河”。对此,居住在黄土高原的Q村的村民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护水土,通过Q村的植树种草来恢复当地自然面貌,最终带动黄土高原防护林的建设。
(1)从价值选择和人生价值的角度,谈谈你对材料一中“匡衡凿壁偷光,最终取得成功”的认识。
(2)结合所学哲学的有关知识,阐述材料二是如何体现辩证法联系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30省份2014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表
材料二: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4)得分及排名情况
材料三:李克强总理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致辞说到: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就业不降反增,主要是改革发了力。本届政府成立以来,我们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各部门已取消和下放了600多项行政审批事项,今年又在全国推行商事制度等改革,企业准入的门槛降低了,“紧箍咒”松了,极大地调动了全社会创业兴业的热情。1—8月,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800多万户,其中3—8月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新登记注册企业同比增长61%,出现了所谓“井喷式”增长,带动了千万人以上的就业。政府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当好市场秩序的“裁判员”和改革创新的“守护神”。
(1)分析材料一、二所说明的现象。
(2)结合材料三,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司的经营”的相关知识,说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怎样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企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