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次韵平甫①金山会宿寄亲友
王安石
天末海门横北固,烟中沙岸似西兴②。
已无船舫犹闻笛,远有楼台只见灯。
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
飘然欲作乘桴③计,一到扶桑④恨未能。
【注】①平甫:王安石的三弟王安国。②西兴:浙江杭州萧山西兴镇,范蠡曾筑城于此,吴越曾在此鏖战。③乘桴:乘小筏。孔子有“道不行,乘桴,游于海”。④扶桑:古代神话中海外的大树,据说太阳从这里出来;又传说为东方海中的古国名,旧时指日本。“山月入松金破碎,江风吹水雪崩腾”在比喻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
“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扶桑恨未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古诗文阅读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 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山又几重。下面选项是对此诗的理解,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本诗首联开门见山,介绍二人相逢的背景。他们长期音信阻隔,存亡未卜,突然相逢,颇出意外。句中“一”字,表现出这次重逢的突然。 |
B.颔联是正面描写重逢。他们的重逢,同司空曙所描写的“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中的情景是完全相同的。 |
C.颈联表现了这倾诉别情的场面,分手以来千头万绪的往事,诗人用“沧海事”一语加以概括。突出了十年间个人、亲友、社会的种种变化,同时也透露了作者对社会动乱的无限感慨。 |
D.尾联转入“言别”。“明日”点出聚散匆匆。“巴陵道”即通往巴陵郡(今湖南岳阳)的道路,这里提示了表弟即将远行的去向。 |
下面选项是对此词的理解,请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A.“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中的“寒”字突出了烟霭给予人的秋意感受,“翠”字是词人特意为了配合这种寒凉的秋意而虚想出的颜色。 |
B.“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这三句进一步将天、地、山、水通过斜阳、芳草组接在一起,景物向目之所接延伸到想象中的天涯。到这里,方由写景隐逗出乡思离情。 |
C.“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九字作一句读。说“除非”,足见只有这个,别无他计,言外之意是说,好梦作得很少,长夜不能入眠。 |
D.“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因为夜不能寐,故借酒浇愁,但酒一入愁肠,却都化作了相思泪,这真是欲遣相思反而更增相思之苦了。结拍两句,抒情深刻,造语生新。 |
.给诗歌最后一句的空格上选一最佳选项(①晓 ②秋 ③千);请说出理由
古代诗歌阅读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唐朝时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日。简析“抱膝灯前影半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怎样的心情。
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满江红·登黄鹤楼①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②前珠翠绕,蓬壶殿③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④。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①黄鹤楼:故址在今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因相传仙人乘黄鹤过此而得名。②万岁山:北宋京城汴梁内皇帝营造的精美宏伟的假山。③蓬壶殿:汴梁内宫殿名。④膏锋锷:血肉浸透刀剑。本词上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一种作具体赏析。
简要归纳本词的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阅读
咏笼莺
纳兰性德
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
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
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
空将云路翼,缄恨在雕笼。
①莺:黄莺,别名金衣公子。这首咏物诗描写笼莺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为什么这样写?
本诗最后一联的“空”字堪称点睛之笔,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自然亭①
晁冲之
先生手不废经营,白屋凭虚结此亭。
燕麦菟丝侵密坐②,南箕北斗③挂疏棂④。
青松夹日交倾盖⑤,翠柏分风倚列屏。
莫道君家无长物,案头灯火有流萤。
【注】①晁冲之的好友江子我在”山野筑土三尺,建成一亭,名日自然亭,晁冲之因作此诗。②燕麦菟丝侵密坐:燕麦,野麦;菟丝,一种藤状寄生植物;密坐,室内供闲坐的地方。③南箕北斗:南箕,北斗,均是星宿名。④棂:窗。⑤倾盖:车的顶盖。请对本诗第二联“燕麦菟丝侵密坐,南箕北斗挂疏棂”作简要赏析。
晁冲之与江子我是志趣相投的知交。这首诗体现了两人怎样的共同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