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玩 具                             史铁生
我有生的第一个玩具是一只红色的小汽车,不足一尺长,铁皮轧制的外壳非常简单,有几个窗但是没有门,从窗间望见一个惯性轮,把后车轮在地上摩擦便能“嗷嗷——”地跑。我现在还听得见它的声音。我不记得它最终是怎样离开我的了,有时候我设想它现在在哪儿,或者它现在变成了什么存在于何处。
但是我记得它是怎样来的。那天可谓双喜临门,母亲要带我去北海玩,并且说舅舅要给我买那样一只小汽车。母亲给我扣领口上的纽扣时,我记得心里充满庄严;在那之前和在那之后很久,我不知道世上还有比那小汽车更美妙更奢侈的玩具。到了北海门前,东张西望并不见舅舅的影。我提醒母亲:舅舅是不是真的要给我买个小汽车?母亲说:“好吧,你站在这儿等着,别动,我一会儿就回来。”母亲就走进旁边的一排老屋。我站在离那排老屋几米远的地方张望,可能就从这时,那排老屋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梁柱和很高很高的青灰色台阶,走进了我永不磨灭的记忆。独自站了一会儿我忽然醒悟,那是一家商店,可能舅舅早已经在里面给我买小汽车呢,我便走过去,爬上很高很高的台阶。屋里人很多,到处都是腿,我试图从拥挤的腿之间钻过去靠近柜台,但每一次都失败,刚望见柜台就又被那些腿挤开。那些腿基本上是蓝色的,不长眼睛。我在那些蓝色的漩涡里碰来转去,终于眼前一亮,却发现又站在商店门外了。不见舅舅也不见母亲,我想我还是站到原来的地方去吧,就又爬下很高很高的台阶,远远地望那绿色的门窗和红色的梁柱。一眨眼,母亲不知从哪儿来了,手里托着那只小汽车。我便有生第一次摸到了它,才看清它有几个像模像样的窗但是没有门——对此我一点都没失望,只是有过一秒钟的怀疑和随后好几年的设想,设想它应该有怎样一个门才好。我是一个容易惭愧的孩子,抱着那只小汽车觉得不应该只是欢喜。我问:“舅舅呢,他怎么还不出来?”母亲愣一下,随我的目光向那商店高高的台阶上张望,然后笑了说:“不,舅舅没来。”“不是舅舅给我买吗?”“是,舅舅给你买的。”“可他没来呀?”“他给我钱,让我给你买。”这下我听懂了,我说:“是舅舅给的钱,是您给我买的对吗?”“对。”“那您为什么说是舅舅给我买的呢?”“舅舅给的钱,就是舅舅给你买的。”我又糊涂了:“可他没来他怎么买呢?”那天在北海的大部分时间,母亲都在给我解释为什么这只小汽车是舅舅给我买的。我听不懂,无论母亲怎样解释我绝不能理解。甚至在以后的好几年中我依然冥顽不化固执己见,每逢有人问到那只小汽车的来历,我坚持说:“我妈给我买的。”或者再补充一句:“舅舅给的钱,我妈进到那排屋子里去给我买的。”
对,那排屋子: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柱子,很高很高的青灰色台阶。我永远不会忘。惠特曼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一段:“有一个孩子逐日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倾向那东西;/于是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在那一天,或在那一天的某一部分,/或继续了好几年,或好几年结成的伸展着的好几个时代。”正是这样,那排老屋成了我的一部分。很多年后,当母亲和那只小汽车都已离开我,当童年成为无比珍贵的回忆之时,我曾几次想再去看看那排老屋。可是非常奇怪,我找不到它。它孤零且残缺地留在我的印象里,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梁柱和高高的台阶……但没有方位没有背景周围全是虚空。我不再找它。空间中的那排屋子可能已经拆除,多年来它只作为我的一部分存在于我的时间里。
但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了它。事实上我很多次就从它旁边走过,只是我从没想到那可能就是它。它的台阶是那样矮,以致我从来没把它放在心上。但那天我又去北海,在它跟前偶尔停留,见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往那台阶上爬,他吃力地爬甚至手脚并用,我猛然醒悟,这么多年我竟忘记了一个最简单的逻辑:那台阶并不随着我的长高而长高。这时我才仔细打量它。绿色的门窗,对,红色的柱子和青灰色的台阶,对,是它,理智告诉我那应该就是它。心头一热,无边的往事瞬间涌来。我定定神退后几米,相信退到了当年的位置并像当年那样张望它。但是张望越久它越陌生,眼前的它与记忆中的它相去越远。从这时起,那排屋子一分为二,成为我的两部分,大不相同甚至完全不同的两部分。那么,如果我写它,我应该按照哪一个呢?我开始想:真实是什么。设若几十年后我老态龙钟再来看它,想必它会一分为三成为我生命的三部分。那么真实,尤其说到客观的真实,到底是指什么?
(选自《史铁生散文选集》)
每逢有人问到小汽车的来历,我为什么坚持说我妈给我买的?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母亲给我扣领口上的纽扣时,我记得心里充满庄严。
(2)我是一个容易惭愧的孩子,抱着那只小汽车觉得不应该只是欢喜。
第三段引用惠特曼诗歌《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中诗句,请分析其在文中作用。
很多年后,作者多次寻找“成了我的一部分”的那排老屋而不得,当最终发现它时,那排屋子却“一分为二,成为我的两部分”。其原因是什么?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与自然的关系,历史悠久。在远古时代,人对自然更多的是感激和敬畏,所以很多氏族把某种动物或自然物作为自己的图腾。那时,人对自然界的了解很少,某种自然力和生物对人来说是很可怕的。后来,随着人类的不断进化,人变得聪明了许多,发现自然界并不像想像中的那么可怕,并发现自然界有一定的运行规律,只要顺应了规律,人与自然就能和平相处,于是,人类成为世界的主宰。作为世界主宰的人类,应当认真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手下留情,在自然界多留下一些朋友。因为自然万物都有自身的价值,而这些自身价值又是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我们保护自然界的朋友,就是爱护我们自己,也是关心我们人类的整体。
很多氏族把某种动物或自然物作为自己的图腾反映了什么?

A.人对自然规律的把握和了解
B.人对自然的感激和敬畏
C.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关系
D.人类的落后和愚昧

根据本文,人类成为世界的主宰跟什么没有关系?

A.人类对自然界的惧怕
B.人类的不断进化
C.人类发现了自然界的运行规律
D.人类对自然界规律的认识

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

A.人类应该爱护、保护自然
B.图腾产生的原因
C.人与自然的关系
D.人类是怎样成为世界的主宰的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银离子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有效地吸住不少微生物,并能让起呼吸作用的酶失去作用,从而使微生物迅速死亡,这种情况在液体中反映最为明显。当人们外出旅游时,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没有饮用水了,可将银首饰放到一杯野外水中,搅拌一定时间后,就可以得到一杯比较安全和清洁的饮用水;如果人们在旅途中不小心碰伤了皮肤,一时又找不到治疗的药物,可将银首饰贴在伤口上,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伤口感染,减少伤者的痛苦。所以,出门旅游不妨带点儿银首饰。
根据本文银离子是怎样使微生物迅速死亡的

A.直接杀死微生物
B.通过搅拌而杀死微生物
C.使微生物起呼吸作用的酶失去作用
D.使银离子本身的酶失去作用

本文告诉我们,把银首饰贴在伤口上可以

A.起预防作用 B.起止痛作用
C.使伤口快速愈合 D.防止伤口感染

这段话主要想说明

A.出外旅行,应该带点儿银首饰
B.得到饮用水的方法
C.旅行时防止伤口感染的方法
D.金属银的用途范围

从本文我们得知

A.微生物会迅速死亡 B.银首饰能清洁野外水
C.旅途中会遇到麻烦 D.外出旅游时会生病

各位观众,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天在京的气象和海洋专家走向街头,向群众宣传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气象知识。
世界气象日是为了纪念世界气象组织公约于1950年生效而设立的。每年都选定一个对人类有典型意义的主题。
今年气象日的主题是“天气、海洋、与人类活动”。天气和海洋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据了解,我国首次进行的“南海季风实验”,“黄河流域能量与水分循环实验” ,“台湾海峡周边地区的暴雨实验”将在下个月全面启动。这次大气、海洋、水文的联合实验,将推动我国气象海洋领域科研的全面合作。这是中央台报道的。
这篇报道可能来自什么地方?

A.广播 B.杂志 C.电视 D.因特网

3月23日可能是什么日子?

A.大气纪念日
B.海洋日
C.水文日
D.气象日

今年的世界气象日主题是什么?

A.人类活动与海洋气候
B.气候、海洋与人类活动
C.天气、海洋与人类活动
D.活动中的天气和海洋

这次大气、海洋、水文的联合实验,中国以前进行过吗?

A.进行过,大概三次
B.没有进行过,这是第一次
C.进行过,这是第七次
D.进行过,但是没有成功

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要遭受这样或那样的失败,不过有的人栽的跟头多些,有的人栽的少些罢了。失败的下一站是“痛苦”但却不是终点站,而是岔道口。
这岔道口分岔出两条路:一条是心灰意冷,一蹶不振的路,这条路通向彻底的失败,这时的失败才是真正的失败;另一条是吸取教训,奋起拼搏的路,这条路通向再失败或失败的后面——成功,但只有踏上这条路,才有成功的希望。因此,一个人遭到了失败,并不意味着这就是最终的结果。问题在于站在“痛苦”这个岔道口的时候,自己选择哪一条路。
关于“人生与失败”正确的说法是

A.人生中总会遇到失败
B.一部分人会栽跟头
C.永远都一帆风顺
D.失败是可以避免的

这段文字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A.失败就是痛苦
B.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争取成功
C.失败不可怕,而胜利却很可怕
D.痛苦是失败的终点站

符合本文标题的一项是

A.失败不可怕
B.痛苦是失败的终点
C.吸取教训
D.失败是成功之母

大姐上班的银行里有一部提款机,邻近小区居民常隔两天便过来取个五十、一百的,有一个抱着小宝宝的少妇吸引了她的注意。
宝宝大概一两岁吧,正是咿呀学语、到处乱摸的年龄,在母亲怀里也不安分,小手伸出去,把屏幕使劲拍得“砰砰”直响。少妇怕宝宝把提款机敲坏了,将他放到地上。操作完了,低头一看,宝宝早摇摇晃晃走出好几步远,她赶紧上去,一把抱起宝宝才匆匆跑回来。而此时,提款机早已“嘎嘎嘎嘎”,吐出纸币,在出币口上搁了好一会了。
银行里向来人多手杂,大姐便好心地提醒她:“你最好先把钱收好再抱孩子,一旦人家把你的钱抓了就跑,该怎么办?”
她连连道歉:“对不起,家里没人,我不能把宝宝一个人丢在家里,只好带过来了……实在谢谢你了。”脸上泛起羞涩的笑,“我也是怕宝宝摔跤,或者……遇到坏人。”
大姐失笑:“只一两分钟时间,宝宝出事的可能性只怕还不及钱被抢的万分之一呢。”
她将宝宝在自己脸上轻轻一贴,宝宝咯咯地笑起来,她柔声说:“可是对我来说,宝宝比钱要重要一万倍呀。”
哪项是少妇把宝宝放在地上的原因?

A.宝宝大哭 B.宝宝要下地玩
C.少妇累了 D.怕宝宝把提款机敲坏了

操作完后,少妇发现:

A.宝宝摇摇晃晃走出好几步 B.宝宝摔跤了
C.宝宝大哭 D.宝宝丢了

好心的大姐劝少妇的建议不是哪一项?

A.先收好钱再抱孩子 B.先抱孩子再收钱
C.小心一点 D.别让人把钱拿跑了

下面哪项文中没提到?

A.大姐是个善良好心的人
B.宝宝年龄小,很可爱,很调皮
C.银行里向来十分安全
D.宝宝对少妇来说非常重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