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下面的探究性实验
(1)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玲玲同学进行该实验时,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块较厚的玻璃板M(P、Q两个面都可 以作为平面镜使用).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她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竖立一块玻璃板;将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点燃蜡烛A,然将蜡烛B放置在玻璃板后面,如图a甲所示,进行实验.玲玲按照图a乙中的测量方法,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对应数据
实验序号 |
l |
2 |
3 |
4 |
物距u/cm |
4.2 |
5.0 |
6.8 |
10.0 |
像距/cm |
3.7 |
4.5 |
6.3 |
9.5 |
【分析与论证】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得出:像距小于物距.
【交流与评估】
这个结论与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主要是选择了蜡烛A所成的像到反射面的距离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根据上面数据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 cm.
(2)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如图b所示,实验时,控制磁场方向相同,改变导体ab的运动方向.
步骤一:导体水平左右运动,如图b甲所示,电流计指针____,这是因为 .
步骤二:导体竖直上下运动,如图b乙所示,电流计指针____,这是因为 .
步骤三:导体水平左右运动,如图b丙所示,电流计指针偏转,电路中有电流产生.
综合上面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是:________.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观察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在下列各组实验中:
(1)如图(a)所示,从密封罩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了。这个实验说明:。
(2)如图(b)所示,将压强计的探头先后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这个实验主要是探究:液体的压强与 __________的关系。
(3)如图(c)所示,闭合开关S,根据电磁铁甲、乙吸引小铁钉的情况,可以得出结论:。
小东同学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时,把不同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分别测出它们所受的重力,并记录在下表中。根据数据归纳出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
钩码的质量m/kg |
0.05 |
0.1 |
0.15 |
0.2 |
0.25 |
0.3 |
钩码受到的重力G/N |
0.49 |
0.98 |
1.47 |
1.96 |
2.45 |
2.94 |
李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和质量分别为、
、
的小铁块3个(图中未画出)、细线3条。要求利用上述实验装置和小铁块等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提升的物体重力大小的关系”,请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
小明、小华和小红三位同学各自进行“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实验中使用的小灯标有“3.8V”字样,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2A”字样,电源电压为6V且不变。
(1)小明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图中尚有一根导线未连接,请用笔线代替导线在图中正确连接。
(2)小华正确连接电路,闭合电键,移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选填“变大”或“变小”);当变阻器的滑片恰好在中点上,小灯正常发光,小灯的额定功率为W。
(3)小红正确连接电路,闭合电键,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小灯始终不亮。小红在查找电路故障时发现,电流表示数、电压表示数均为零。若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小灯或滑动变阻器上,电路故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