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在海水中的潜艇排开海水的质量为3x106kg(g取10N/kg,海水的密度取1x103kg/m3).
(1)在图上面画出潜艇的受力示意图(以点代替潜艇)。
(2)潜艇排开海水的体积是多少?
(3)潜艇所受浮力多大?
(4)潜艇所受重力多大?
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5次测量记录分别为8.88cm、8.89cm、8.90cm、8.86cm 和8.01cm。在这些记录中有一次是错误的,错误的测量数值是?原因是?该物体的长度是(用公式写出计算过程)?若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尺测量,那么由此引起的测量结果将如何变化?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电冰箱
电冰箱是人们普遍使用的家用电器.如图所示,冰箱的制冷设备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等部件组成.电冰箱工作过程中,液态的冷凝剂(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化学物质)在冷冻室中迅速汽化吸热,使冷冻室内温度____①____,气态的冷凝剂经压缩机压缩后,送入冰箱外面的冷凝器,在此处冷凝剂又液化放热,使电冰箱背面温度__②___,液态的冷凝剂通过很细的毛细管回到冷冻室,又开始了新的循环.电冰箱就这样源源不断地将冷冻室内的热吸出来,并散发到冰箱的外面.
电冰箱冷冻室正常工作时的温度在-18℃以下,因此使用一段时间后通常情况下会结霜,结霜过多会增加耗电量;此外,经测定:冰箱周围的温度每提高5℃,其内部就要增加25%的耗电量.
(1)给短文中的①、②两处补写上适当的内容: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根据电冰箱的工作原理,你认为电冰箱中的“冷凝剂”应具有的主要物理性质是()
A.沸点低 | B.熔点低 | C.沸点高 | D.熔点高 |
(3)电冰箱冷冻室中霜的形成过程属于_________(液化/凝固/凝华).
(4)根据短文提供的信息,写出一种节约冰箱消耗电能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05年10月12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倍受国人瞩目的“神舟六号”飞船,在这一天终于腾空而起!l0月17日凌晨,在巨大的轰鸣声中,“神六”返回舱着陆在苍茫的内蒙古草原,两位翱翔太空115个小时的中国航天员平安出舱——我国第2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宏伟事业会铭记这个沁着泪水和激情的时刻.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自主发展,展现着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并引领着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1)如图(a)所示,运载火箭点火后离开发射台升空的瞬间,只见火箭底部涌出庞大的白色气团,其实这不是火箭喷出的废气.我们知道,当火箭刚点火发射时,高温的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此时任何物质遇到如此高温的火焰都要熔化。为了保护发射台的底座,航天工程师在底座旁建造了一个大水池,就巧妙地攻克了这项技术难关.火箭升空瞬间,庞大的白色气团产生的原因是___.
(2)“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所用燃料为液态的氢和氧,在通常情况下,氢和氧是气态的,科技人员是采用_____的方法使它们液化的.
(3)10月12日12时52分,“神舟六号”顺利进入运行轨道.在飞船的绕地运行中,当其与太阳、地球处于同一直线并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面上的人观察太阳会发现太阳表面有一黑点,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形成的.
(4)“神舟六号”的宇航员能不能在太空中利用声呐装置测量飞船与地面间的距离?__为什么? ________
(5)若向月球发射的激光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需2.56s,则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是m。
小黄同学做“比较两种材料保温性能”的实验,他取①泡沫塑料和②卫生纸两种作保温材料,两根相同的温度计,两个相同的大玻璃烧杯,钟表和热开水,以及细线、硬纸片、剪刀。做两个相同的硬纸外壳,其中一个装置如图所示,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得图所示“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实验过程室温基本不变,请回答:
(1)你认为小黄在操作时,就控制变量法方面还要注意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要求写出一条)
(2)①和②相比材料_____的保温性能较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时的室温大约是__________。
(共5分)如下图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达到水平平衡状态。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
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根据这次实验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l1= F2l2。他这样
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理由是:。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可能是:
。
(4)如图丙所示,长1.6m、粗细均匀的金属杆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一个“拉力──距离传感器”竖直作用在杆上,并能使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F与作用点到O点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丙中图像所示。可知该金属杆重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