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利用塑料瓶、定滑轮、量筒和水设计了测量黄蜡石密度的实验.如图甲所示,细线两端各系一个完全相同的空塑料瓶,线的右端再系上黄蜡石,向左瓶中逐渐加水至13毫升时装置恰好平衡;接着用排水法测黄蜡石的体积,量筒读数如图乙所示,细线右端系一个空塑料瓶的目的是 ,使实验更准确 ,黄蜡石的密度是 克/厘米3,(不考虑黄蜡石的吸水性和装置的摩擦).
小明用天平、细绳、烧杯和水(ρ水="1.0" g/cm3 )测定某工艺品(实心)的密度。
(1)实验过程如下:
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200 g;
②用绳将工艺品拴好并浸没在水中,但没有触及杯底(如图所示),在右盘中增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平衡后,得出质量为208 g,则工艺品的体积为cm3;
③从烧杯中取出工艺品,用天平单独测量其质量,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工艺品的质量为g;
④工艺品的密度为ρ=g/cm3。
(2)小明测量的工艺品密度比真实值(偏大/偏小)。
小华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她猜想油的比热容比水小。如图所示,是她探究时的实验装置。左右两图中,除杯内分别装的是质量和初温相等的食用油和水外,其余都相同。
(1)能够支持她的猜想的事实是_______
A.同样情况下,油升温比水快 | B.油能把食物炸黄,而水不能 |
C.油能漂在水面上 | D.油比水难蒸发 |
(2)完成该实验还需要测量器材是_______、_______。
(3)食用油和水吸收的热量是用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
下面几幅图是课本中的一些实验装置图,请在题中空格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1)图a装置探究平面成像特点,选择透明玻璃板的目的;
(2)图b装置可探究跟电阻的大小关系;
(3)图c说明:断断续续的电流可产生;
(4)图d铁钉可以在石蜡上留下刻痕,这是因为铁的比石蜡大。
(1)如图,温度计的读数是℃.
(2)如图,物体的长度为____cm.
在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选择溢水杯、水、弹簧测力计、铁块、小桶、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测出铁块所受重力G |
B.测出空桶所受重力G1 |
C.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
D.把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铁块浸没在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读出测力计示数F |
E.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G2
F.记录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整理器材
⑴分析评估上述实验,指出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
错误:
改正:
⑵写出利用测量数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过程。(测量数据用图中物理量符号表示)
⑶如果用能够漂浮在水面的木块代替铁块做此实验,与上述操作不同的一个步骤是(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