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同学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电路图与实物图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和电阻R1的阻值均恒定,电流表A的量程为0~0.6安,电压表V1的量程为0~3伏,电压表V2的量程为0~15伏,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Ω  1A”的字样.
          
(1)小明按电路图将实物连接起来,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端(填“左”或“右”).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A与电压表V1的示数为零,电压表V2的示数不为零,若是电路中的电阻R1或滑动变阻器R2发生故障.则故障是                  
(2)排除故障后,继续进行实验,记录电流表A与电压表V1的示数,得到一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序号
1
2
3
4
5
电压表V1示数(V)
1.6
1.8
2.0
2.2
2.4
电流表A示数(A)
0.16
0.18
0.20
0.22
0.24

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得结论:当导体的阻值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成         比.
(3)实验中,记录电流表A与电压表V2的示数,得到一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作出U-I图线(实线部分),如图所示.则该实验中,在保证实验器材安全的前提下,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安.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提出了下列假设:
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动滑轮重有关;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被提物重有关;
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
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个滑轮组,并将所测实验数据填入下表:

(1)在表中填上三次实验的机械效率。
(2)根据实验_____和_____(选填①、②、③、)可知,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与被提物重有关;
(3)通过实验可以发现,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______;
(4)要研究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是否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应该选用_______(填“同一”
或“不同”)滑轮组,提升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高度去研究。

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第一步,改变的方向,观察反射光线方向怎样改变;实验结论是:,第二步,把纸板的右半面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是否还能看到。实验结论:

吉它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探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2: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3: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

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2,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3,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你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的地方(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4)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5)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的关系。
(6)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7)移走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受到蜡烛的像(选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成的像是像。

某同学只画了一条入射光线和另一条反射光线,请你帮他画出发光点S和它的像S。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