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影像资料不仅是历史呈现的方式,也是获取历史信息的有效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江南制造总局炮厂 图2《新青年》封面 图3 台儿庄战役形式图 图4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图片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相应的括号内划"√";违背了材料一图片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括号内划"×";是材料一图片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①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 ( )
②《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 )
③台儿庄战役是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 )
④中国共产党对台湾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 )
材料二 六集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中央电视台第一部全面、系统梳理中国近现代史的系列节目。本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揭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之路,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节点。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最能说明材料二中"千年局变"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历史功绩。"峥嵘岁月"里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是什么?说说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3)举出材料二"中国新生"中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两例。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世纪跨越"中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
(4)回顾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你有什么感悟?
14至18世纪的欧洲经历了一场社会巨变,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不断冲击着旧观念、旧制度……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
材料一 他是画家、雕塑家、数学家,还是一名哲学家……(他)以新奇的目光重新审视一切的勇气和热情,才能使人类精神从经院的暗室,冲向色彩缤纷的新天地……我们相信伟大的时代塑造了达芬奇,而达芬奇又成为那个时代一个不朽的标记。
——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达芬奇的一幅绘画代表作品。他“新奇的目光”中蕴含着怎样的时代精神?2'
材料二 文艺复兴对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沿海地区的影响是航海……到了这个时候,欧洲人的眼界不再只向内看了,不再只向欧洲这一个区域里看,要往外看,向海洋看。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先行者,很快荷兰跟上来,英国跟上来,法国也跟了上来。
——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2)材料二中欧洲各国的“航海”活动指什么事件?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一事件分别对世界和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3'
(3)这一时期,欧洲一些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请举一例革命事件说明。1'
材料三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4)材料三中的 “生产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什么时代?英国这一“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对我们古老的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2'
简答题
今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俄罗斯等国将举行大型的庆典活动。4月15日,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代表俄罗斯总统普京,向32名为苏联卫国战争(1941-1945年)作出贡献的中国公民,颁发了“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毛泽东的女儿李敏、刘少奇女儿刘爱琴、瞿秋白的女儿瞿独伊、李富春的女儿李特特等著名共产党人的后代均到场领取了奖章。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德、日法西斯的暴行各一例。
(2)揭开中华全民族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序幕的事件是什么?“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3)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斯大林领导的莫斯科保卫战起到了什么作用?
(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哪些历史事件促使《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什么?二战中召开的哪一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5)二战结束后,在长达近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中,虽然美苏两大阵营存在斗争和对抗,但并未引发两个大国之间的直接武装进攻,请分析最主要原因。(1分)
《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通过国务院正式批复。这是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规划》明确了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一是城乡统筹发展。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强化武汉、长沙、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上述这些城市在中国历史上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起了重大作用。
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民用企业位于湖北的有哪些?请说说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作用。( 2分)
(2)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首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起步于哪一团体的建立?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192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南昌发动了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有什么重大意义?
(4)为了践行中共中央在八七会议上确定的总方针,毛泽东在湖南组织和领导了什么事件?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分别摘自《诗经》《论语》
材料二:李白的诗《古风》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三: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百分之八十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和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四: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
材料五: 故宫导游解说:“这个不起眼的简单的‘房子’(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1)材料一是古人对西周分封制的描述。分封制中受封的主要是哪些人?
(2)材料二中的“秦王”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西汉时期,汉武帝开发边疆并对边疆进行了有效的管理,奠定了中国疆域的基础。请列举史实一例。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1分 )
(4)材料四中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什么?
(5)材料五中导游所说的简单的“房子”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有什么作用?
世界历史上,国家之间的分分合合,不同利益集团间的较量,左右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图:
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
(1)上述图片表明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较量局面的形成。请你完成:
A. 写出军事集团的名称:
名称是__________ ; 名称是__________ ;
B. 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给当时世界造成什么严重后果?导致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材料二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全部的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教材《世界历史》(下册)
材料三读图: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漫画)
(2)材料二中26国的联合对当时世界局势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美苏两国由材料二中的合作到材料三中的对抗,对世界政治格局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四识图:
(3)根据上述图片提供的信息判断,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什么特征?
(4)综上所述,应如何正确认识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