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走进历史深处,回应现实关切,倾听未来呼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有观点认为:甲午一役,是民族之痛,同时还是民族之幸。对此,你持怎样的观点?请联系资料①、②,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加以说明。
(2)结合相关史实,从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角度回答资料③中抗日将士们发出上述誓言的理由。
(3)不止于重温,更需砥砺行。请仿照示例,依据课本知识,从不同角度谈谈下列事例带给我们的启示。 

事   例
启   示
一名中学生浏览美国"雅虎"网站时,意外发现网页所展示的中国地图上,用橘黄色标示的中国领土不完整。他当即向"雅虎"网站发出电子邮件,严正指出其错误,并要求该网站立即修正错误。
①自觉维护正义,为国家的正义而奋斗。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日建交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世纪30年代,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大国的经济发展道路出现多样化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苏联不依靠外国资本而实现工业化,就是赢得了第一局”。苏联企业生产的产品的品种、数量、价格不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和调整的,而是根据国家统一制定的指令性计划。工业化的资金只能从内部积累,1935年粮食收购一项,给国家预算带来200亿卢布以上的收入。1926—1940年,重工业增长18.4倍,轻工业增长6.2倍,农业增长26%。
———法国《时报》(1932年1月)
材料二 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面对我国今天的境况,而用不着畏缩逃避。……因此,首先让我表明我的坚定信念,那就是我们应该恐惧的唯一东西,就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
材料三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管是有风险的事。……我们在确定做这件事的时候,就意识到会有这样的风险。我们的方针是,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
——1985年邓小平会见日本自由民主党副总裁二阶堂进时的谈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名称及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弊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新政采取了哪些措施让人民不再“恐惧失业”。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是什么?为什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4)纵观各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你能得到怎样的启示?

2015年,中国人民将迎来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现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之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二、四川省重庆府;三、江苏省苏州府;四、浙江省杭州府。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于前开各口驻扎。
——北师大编《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上册
材料二 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半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
材料三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和引领下,在全民族各种积极力量共同行动下,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前仆后继,共御外敌。……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不是人类和平之计。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材料四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相关条款出自近代哪一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2)阅读材料二,举出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报仇雪耻”的战役一例。如何理解材料中的“这(抗战胜利)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
(3)依据材料三,指出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及人类进步的永恒主题各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举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从汉代以来,孔子一直被放在神坛上,作为“圣人”的代表。
材料二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文明与发展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尤其是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材料三 经过民主革命洗礼的陈独秀为振兴中华,大力宣传新思想。1915年,他创办《新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一次空前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新的因素。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孔子创立了什么学派?在汉武帝时期,孔子是如何“被放在神坛上”的?
(2)请举出能体现中华民族创新能力的宋代科技成就一例并指出其对世界的贡献。
(3)陈独秀的新思想来源于欧洲。近代欧洲的思想解放主要得益于哪两次思想解放运动?
(4)中华民族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除了爱国主义和创新精神外,你认为中华民族精神还有哪些内涵?我们青年学生应该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历史不能重现,但历史可以铭记,历史的悲剧不能重演。
[法西斯的暴行]

(1)图一中德国法西斯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图二是日本法西斯制造的哪一事件的写照?
[侵略者的下场]
我们,这些代表德国最高统帅部的签字者,同意德国一切陆、海、空军及目前仍在德国控制下的一切部队,向红军最高统帅部,同时向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无条件投降。
——1945年5月8日
朕深监于世界之大势与帝国之现状,欲以非常之措置,收拾时局,兹告尔忠良之臣民。朕已命帝国政府通告美,英,中,俄四国,接受其联合公告……
——1945年8月15日
(2)依据材料回答,德日法西斯的结局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结局出现的原因?
[战争后的反省]
德国对历史上曾经发动的两次世界大战的罪行都有深刻的认识,上至国家元首、下至普通百姓对受害国人民都有一种深重的历史负罪感,并对被害国人民进行赔偿。同样是二战的主要发动国,日本却是右翼言行频出:近年来,每年都有一些政府要员参拜供奉有第二次世界大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河村隆发表“南京大屠杀并未发生过”,安倍首相发表“日本殖民侵略定义未定”等言论。
(3)依据材料概括德、日两国政府对战争问题分别有怎样的态度。
[知时者的劝告]
(4)2015年3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日本,她与日本现任首相安倍晋三进行了会谈。如果你是德国总理黓克尔的秘书,请你就战争、领土或历史等目前的中日问题为默克尔首相列出会谈时的真心劝告。(列出两点,写出一点不得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决策,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为我国与世界的法制化进程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材料一:

(1)图一石柱上面记叙了哪部古代法典的内容?图二人物的思想主张为我国古代哪位皇帝最为推崇与采纳?
材料二:

(2)片段一中拿破仑的“火种”喻指什么?片段二内容出自哪部法律文献?
材料三:

(3)片段三中的“该法”指什么?依据片段四归纳我国1954年宪法所体现的原则?
(4)综合上述材料,联系中外法制化进程,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