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还表现在任用大批各族贵族为官;实行并非屈辱而是民族友好的"和亲"政策。唐朝时期,各族之间战事较少,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成为主流,中华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高峰。
----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北伐战争是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的口号下进行的,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也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共同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
材料三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次日,美英对日宣战……12月9日,丘吉尔致电蒋介石:"英国与美国业被日本攻击。我等向为良友,现则同对一敌共同奋斗矣!"16日,罗斯福致电蒋介石,提议在重庆、新加坡莫斯科三地分别召开军事会议,筹设永久性机构,"以设计及指挥我等共同之努力"。重庆国民政府梦寐以求的局面很快就要实现了。
----杨天石《抗战与战后中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唐蕃通婚、建立深厚民族感情的史实。
(2)北伐战争是国民大革命的高潮。根据材料二,概括北伐战争能迅速取得胜利的国内因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该阶段呈现的主要态势。
(4)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综上,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问卷调查统计表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
城市名称 |
得票数 |
所占比例 |
1.广州 |
5863 |
37.4% |
2.武汉 |
8148 |
52% |
3.南京 |
878 |
5.6% |
4.上海 |
117 |
0.7% |
5.北京 |
461 |
2.9% |
材料二:20世纪初,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发辫,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束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1)材料一中,广州、武汉、南京得票率位居问卷前三甲。请任选一座城市用史实说明理由。
(2)1894——1911年间,孙中山作了哪些努力?为什么后来孙中山会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3)依据材料二分析这些新观念生成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思想变革促进社会进步。有学者称:“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是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无疑是法国之欧洲。”
材料二:一位意大利的爱国者在1814年写到: “没有人比我更懂得湿润意大利土壤并使之生气的每一滴慷慨的法国人鲜血的价值。但是,我必须说这样一句真实的话:看到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1)材料一中“就经济角度而言”哪一事件最能够证明“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是英国之欧洲”?
(2)从思想文化角度而言,哪一历史事件最能够说明“18世纪的欧洲是法国的欧洲”?写出在它影响上,欧美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各一例。(3分)
(3)材料二中的这位意大利爱国者是针对什么事件发表的言论?他为什么既向法国人表示感激,又对“法国人离开是一种巨大的、说不出的欢乐?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其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被打破。20世纪世界格局出现过三次大变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
(1)材料一中两大军事集团的较量最终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材料二 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全部的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而到了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2)材料二中26国的联合宣言对二战的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文中“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什么?
(3)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这一世界格局被打破的标志是什么?
(4)在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过程中,你认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中国应怎样做才能占据有利地位?
阅读下面材料,探究大国崛起之路。
材料一
⑴根据材料一的两幅图片,说说俄、美两国是怎样解决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阻碍的?
材料二 1933年,美国总统签署了《国家工业复兴法》,对恶性竞争的企业界、不适应生产力要求的生产关系、深陷贫困的劳工以及尖锐的劳资关系进行了规定,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
——邓小平
(2)根据材料二中的两段材料,分别说出:20世纪30年代,美、苏两国经济发展形成了怎样的模式?(2 分)
材料三 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日本是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这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是哪一条措施?(1 分)
(4)结合以上大国的崛起,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什么启发?
2012年12月7日至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广东省考察工作。其在广东的视察路线即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路线。1992年的南方视察谈话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材料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材料一、二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其思想精髓是什么?你还知道哪些南方谈话的内容,请写出来。
(2)南方谈话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深化了改革开放,使我国在多方面取得了更大成就。请将能够论证此观点的相关史实按要求完成在年代尺上,并仿照此例再写出一例相关史实,用标注在年代尺相应的位置。
(此处加图表,请看纸质稿)
(3)通过探究,你认为先进的思想理论对社会变革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