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
纪录片是指选择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以现场拍摄为主要手段,经过整理、剪辑、加工而成的影视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纪录片,某校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请完成下列任务。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提取能反映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发展状况的主要信息。
【材料一】
【材料二】 纪录片具有文献价值、文化意义和美学价值,2011年元旦,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用中英文面向全球开播,它是我国首个覆盖国内外的纪录片专业频道。近三年来,我国先后推出了《美丽中国》《辛亥》《舌尖上的中国》《归途列车》等多部电视纪录片精品,涉及自然地球、历史人文、社会现实等题材。近几年,我国每年拍摄的电影纪录片仅有20部左右,这与电影故事片每年数百部的产量相比还很不协调。
主要信息: 《舌尖上的中国》是国产优秀纪录片的代表。阅读下面的专题报道,探究该片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舌尖上的中国》选择了食材、主食、烹饪等7个主题,生动展示了千百年来中国东西南北不同气候、不同自然环境孕育出的独有的饮食文化,每一集都采用了新颖的剪辑方式,破天荒地将同一种食材在不同地域的变化进行了组合和嫁接;同时使用了最新技术设备,以“微距摄影”的方式让观众体验到许多食材的神秘转化过程。无论哪个民族、哪个阶层、哪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在片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共鸣。该片凝聚我们的文化认同,让和谐健康的文化内涵深入人心。自去年播出后,该片已行销世界43个国家和地区,进入欧美主流电视节目市场。
探究结果: 活动结束后,校刊记者要为此次活动写一篇新闻稿,标题为“走近中国纪录片”。请你根据以上的材料,帮他拟一个能表明中学生“走近中国纪录片”意义的副标题。(不超过15字)
综合性学习。
某初中学校开展以"科海泛舟"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邀你参加。
材料一:(中新网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央视新闻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嫦娥五号返回器携月球样品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三:"十三五"期间,我国研制成"奋斗者"号大深度载人潜水器、"深海一号"潜水器母船、"海翼号"滑翔机及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等一批大科技装备。同时,我国正在全方位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积极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等多个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并作出了重要贡献。
(1)研读以上三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2)中国火星探测巡视器着陆成功,"天问一号"上热搜。"问",甲骨文写作" ",从"口","门"声,《说文解字》所谓的"讯"也。"天问"中的"问"即用其本义: 。"入竟(境)而问禁,入国而向俗,入门而问讳"中的"问"则引申为: 。
(3)班级在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到来时举办"科海泛舟,逐梦九天"主题活动,请设计一项活动。
(3)班级在4月24日"中国航天日"到来时举办"科海泛舟,逐梦九天"主题活动,请设计一项活动。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我们决不能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决不能在富的人和穷的人之间出现一道不可 逾 越的hóng沟。
①逾
②hóng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2021年1月中央宣传部、公安部发布了2020年"最美基层民警"名单。公安部驻外使馆警务联络官、参赞杨东卫入选。杨东卫,山东德州人。高二那年,因家中突发变故,成绩优异的他被迫终止学业。后来他选择了参军。在部队,他训练之余坚持学习,津贴和家里寄来的钱,基本上都用来购买了英语教材和磁带等学习资料。20岁时,他如愿考上军校。参加工作后,他学习热情不减,不仅获得了本科学历,还获得留英硕士学位。凭借着过硬的素质尤其是英语方面的特长,自2001年起,杨东卫曾先后三次被国家选派至东帝汶、科索沃、阿富汗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局势动荡,战火纷飞,物资短缺,疾病流行,一次次的出征,意味着一次次的别离,一次次的危险。但杨东卫无惧生与死的考验,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展现了一名中国"警察外交官"的风采。因表现出色,他也被授予了联合国维和勋章。
(1)弘毅中学团委计划近期举办一场主题报告会,报告人为杨东卫参赞,参会人员为九年级学生。请你给他写一封邀请函。
邀请函
尊敬的杨东卫参赞:
_____________________
弘毅中学团委
2021年X月X日
(2)①假如你是学校团委宣传委员,学校委托你和杨参赞就来校做报告事宜进行沟通。请你给杨参赞提两个内容方面的建议。
内容一:
内容二:
②请为会议主标题拟写下句。
百炼始得龙泉剑
--杨东卫参赞报告会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从20世纪60年代,人类已进行了47次火星探测活动,仅有25次成功或部分成功,成功率为51.2%。而火星着陆任务风险更高,22次着陆任务,只有10次取得成功,成功率为45%,目前只有美国和中国掌握火星软着陆技术。
我国是第一次探测火星,此前还没有火星轨道器,所以中国火星车在技术上和美国还有一定差距。但中国此次采用了绕、着、巡的方式,就是环绕、着陆、巡视三位一体一次实现,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第一次开展火星探测时,采用如此高难度的任务方式,所以说中国的第一次火星探测已经开创了先河,而且在技术层面实现了巨大的跨越。
材料二:
你觉得航天员在空间站里都吃啥?汉堡?面包?蛋炒饭?梅菜扣肉?鱼香肉丝?其实,从国际空间站全面建成,到现如今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升空,多年来,空间站上的食物清单一直在更迭。
最早的版本,食物极大可能是糊糊状的。经过特殊处理、确保不会掉渣的糊状"黑暗料理","口感难以形容"。
除了糊糊外,还有类似小块压缩饼干的"一口吃"食品,以及需加水软化才能下咽的复水食品。可是不论哪一种,味道都不是重点,温饱和健康才是重点。
现在,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中不仅可以吃到诸如八宝饭、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等中式食品,饭后还可以喝一杯用中药和滋补品配制的饮料。
总之,空间站食物越来越"接地气"。要想在航天员面前不露怯,身为"菜鸟"的你千万记得收起对"太空食品"的刻板印象,在看到食物的那一刹要淡定,务必藏好眼神里的那丝惊讶,假装熟练地挑选你的最爱,或许就能在其中找到一份美味的宫保鸡丁。
(1)下列选项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材料一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明火星着陆技术要求高、风险大。
B.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火星探测技术和美国还存在较大差距。
C.材料二我国航天员的食品由原来的糊状"黑暗料理"到现在的八宝饭、鱼香肉丝、四川串串、重庆火锅等,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D.两文都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我国空间科技方面的进步和成就。
(2)从语言风格方面,两则材料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阅读下面的短文。
苏州地处江苏南部,东(lián)上海,南(jiē)浙江,西(bào)太湖,北(yī)长江。大革命时期。我党革命活动家萧楚女等就在苏州留下了足迹。抗战时期,新四军、"江抗"部队和阳澄湖、太湖地区的游击队同敌伪展开了【甲】的斗争。抗战胜利后,苏州地区的党组织,团结群众及其他各界力量,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1949年初,国民党政权在长江以北的力量全线崩溃,江南解放指日可待。这年春天,人民解放军陈兵江北、饮马长江,渡江战役【乙】。
1949年4月20日,国共和谈破裂。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雄师强渡长江。4月22日,沙洲解放。此后,解放军以【丙】之势迅速推进,27日下午,常熟解放。
就在27日拂晓,主攻苏州的部队发起总攻,并于当日早晨6时40分,宣告苏州解放。29日上午,解放军挺进吴江,由北门进入县城松陵,吴江解放。
5月12日晚,解放军向上海外围的昆山、太仓等3座县城发起进攻。深夜11时,太仓解放。13日拂晓,解放昆山的战斗胜利结束。
至此,苏州全境解放,这座千年古城开始了新的生命历程!
(1)根据汉语拼音,给第一段画横线的四处填入恰当的动词。
①(lián)
②(jiē)
③(bào)
④(yī)
(2)文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艰苦卓绝 |
一触即发 |
摧枯拉朽 |
B.含辛茹苦 |
千钧一发 |
摧枯拉朽 |
C.含辛茹苦 |
一触即发 |
排山倒海 |
D.艰苦卓绝 |
千钧一发 |
排山倒海 |
(3)这篇短文的题目由正、副标题组成,请根据要求,把正标题补写完整。
①切合短文内容;②用词不要与副标题重复;③恰当使用修辞手法;④不超过5个字。
千年古城
--苏州解放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