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或结论 |
A |
除去铜粉中含有的少量铁粉 |
将混合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
B |
鉴别① 溶液②稀 ③ 溶液④ 溶液 |
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鉴别,且鉴别的顺序为①④②③或①④③② |
C |
除去
中的少量
气体 |
先通过
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D |
鉴别
溶液、
溶液和
溶液 |
各取少量于试管中,分别滴加
溶液,观察现象 |
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
氨基钠( )是合成维生素A的原料。工业上将钠于97 ~ 100 ℃熔融,向反应容器中缓慢通入无水的液氨( ),再加热至350 ~ 360 ℃生成氨基钠和氢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钠可能与水反应 |
B. | 钠的熔点比铁的熔点低 |
C. | 维生素A中一定含有钠元素 |
D.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
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1
C.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D.丙中
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检验
中含有
|
加水溶解 |
B |
鉴别
和
溶液 |
加
溶液 |
C |
除去
中的
|
加足量稀盐酸 |
D |
除去 中的 | 通入足量
溶液 |
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 )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
B. | 可降低汽车尾气 ![]() |
C. | 反应前后 质量改变 |
D. | 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