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郑和下西洋时达到了顶峰。然而,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问清朝时“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帆船很不结实,由于船只吃水浅,无法抵御大风的袭击,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导致当时中国造船技术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下降 | B.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
| C.中国致力于内河航运的发展 | D.西方把蒸汽机运用于造船业 |
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写道:“在今天,世界的麻烦在中东,中东的麻烦在阿以,阿以的麻烦在耶路撒冷。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耶路撒冷,我实在无法描述走近你时的心情。”材料反映的问题是
| A.中东地区动荡不安的关键问题是巴以冲突 | B.两极格局已结束 |
| C.作者反对宗教信仰 | D.紧张与动荡仍是当今的主题 |
2009年3月11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宣布法国将重返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事一体化机构,降下了“戴高乐主义”外交理念最张扬的一面旗帜。“戴高乐主义”外交理念最张扬的一面旗帜主要指
| A.谋求政治上独立和欧洲联合 | B.拒绝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
| C.赞同美国在西方联盟中的霸权 | D.谋求在西方联盟中霸权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
| A.二战后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渗透、控制加剧 |
| B.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荡 |
| C.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
| D.二战后欧洲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 |
下列素材中,不能直接用于探究“冷战局面形成”这一课题的是
| A.丘吉尔“铁幕”演说录音 | B.“马歇尔计划”援助状况报告 |
| C.“华约”成员国分布示意图 | D.“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文本 |
以下是有关联合国的表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安全理事会任何一个理事国均拥有否决权 | B.联合国的决议必需经全体会员国一致通过 |
| C.联合国大会有权采取行动以维持国际和平 | D.联合国的成员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