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家风,又称门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家风构成了人们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为人处世伦理。对于不少人来说,家风甚至影响和决定了他的一生。弘扬好的传统家风可潜移默化传达社会规范,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
材料二 针对央视家风的调查,网友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网友甲:家风就是勤勤恳恳做事,本本分分做人。家风不在嘴上,家风在行动上。
网友乙:家风是一个小家庭或者大家庭所遵循或崇尚的风气和品质。家风既有家的特性,又有“社风”的共性。
网友丙:弘扬家风,人格爱国第一,人无品格,行之不远。
网友丁:“家风正,则国正”。从家风开始,推动党风政风、社风和民风改善。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的重要性。
(2)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四位网友观点的合理性。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
材料一: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2010年我国水利投资是2000亿元,未来10年的水利投资将达到4万亿元。“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要通过一些贴息、扶持、补助措施,充分利用好市场机制,用好各种信贷资金(包括小额贷款),调动农民群众投资兴修水利的积极性。“除了中央投入外,也要求地方各级财政进行配套投入,运用“一事一议”奖补引导农民投入,多建多补、早建早补。
材料二: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大、见效慢,在市场化条件下,种粮的比较效益低下使农民不愿意进行水利投资,也难以投资;有的地方在兴建水利设施时,对能够发电等有经济收益的水库投资比较热心,但对主要以农田水利灌溉为主的水库建设积极性不高,有的政府官员甚至把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挪作他用。
材料三:我国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水旱灾害频繁,是世界上治水任务最艰巨的国家。兴修水利,消除水害,是历代统治者兴国安邦的大事。从大禹开始,历代善治者均以治水为重,或者说善为国者必先除水旱之害。我国历史上出现的一些“盛世”扃面,无不得力于统治者对水利的重视,得力于水利建设及其成效。水利兴而天下定,天下定而人心稳,人心稳即有生产积极性,社会有粮则百业兴,整个社会必然繁荣昌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国家应该如何引导资金投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重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理由。
(3)结合材料三,阐述我国历代统治者重视水利建设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
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本题18分。
37.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使人们出行更加便捷,同时也带了“堵车”的烦恼。以北京为例,截至9月6日,机动车保有量达到450.3万辆。9月17日,北京市区晚高峰拥堵路段达到140条,打破历史纪录,京城媒体称之为“惊天大堵车”。北京成了“首堵”。
某校高二(1)同学注意到这一情况,组成探究小组开展探究活动,现邀请你参与活动。
同学们通过调查发现,除车多路少外,抢道、掉头、开“霸王车”、开“斗气车”、酒后驾车、随意停放等“车德”缺失现象也是造成拥堵的重要原因。因此,同学们认为治理交通拥堵需要提倡汽车人的汽车道德。
(1)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治理交通拥堵为什么要提倡汽车人的汽车道德?
同学们通过调查还发现,为了配合北京市治堵,2010年11月26日,北京共青团市委及青少年社团共同发出《3510·低碳出行—北京青年3510行动倡议书》,向全市青少年发出“三公里步行、五公里骑车、十公里公交、远距离绿色驾驶”的倡议,率先喊响“3510,低碳出行”口号。
(2)请说明北京青年提出“3510·低碳出行”方案的辩证唯物论依据。
政府治堵,责无旁贷。每个市民也都有支持、参与治堵的义务,都有文明出行、低碳出行、不给道路添“堵”的责任。
(3)请你为市民参与治堵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说明哲学理由。
材料 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于5月~lo月在上海召开,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我国第一次举办这样的大型综合性博览会。主要目标是:提高公众对“城市时代”中各种挑战的忧患意识,并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促进对城市遗产的保护,使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的城市发展;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成功实践和创新技术,寻求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模式;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融合和互相理解。
(1)简述举办上海世博会的政治经济意义。(8分)
(2)分析上海世博会主要目标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12分)
材料一: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会议进一步指出2010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当前我国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崛起、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总体战略,努力形成中西部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材料二: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市场宽广,但经济相对缓慢与东部差距大;东三省基础雄厚;黄河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高效生态经济区;长三角地区是外资密集高新技术发展迅猛。
结合材料:
(1)当前我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2)从哲学角度说明各区域如何更好实现经济协调发展?
(3)党和政府部署区域协调发展体现的政治学道理?
材料一武汉东湖高新区是继中关村之后,全国第二个获国务院批准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0年11月2日,第七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开幕.来自国内外的1800家龙头企业携带最新技术参加展会,展示了多项光电子方面的最新科技成果。
材料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要求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坚持科学发展,提出“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增强共性、核心技术突破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1)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常识的相关知识说明,党中央为什么要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自主创新?
(2)请运用发展的观点,谈谈你对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