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取以下措施,一定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
A.加入一种反应物 | B.增大体系的压强 |
C.升高温度 | D.使用催化剂 |
n、l、m确定后,仍不能确定该量子数组合所描述的原子轨道的
A.数目 | B.形状 | C.能量 | D.所填充的电子数目 |
甲、乙、丙、丁、戊五种溶液的溶质分别是HCl、CH3COOH、NaOH、NH3·H2O、Na2CO3中的一种。常温下如下实验:①将0.1L pH=9的甲溶液分别与a L 0.001 mol/L的乙溶液、b L 0.001 mol/L的丁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时,a>b;②浓度均为0.1mol/L的丙和丁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③0.1 mol/L的甲溶液pH小于0.1 mol/L的戊溶液pH。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质是NH3·H2O | B.乙的溶质是CH3COOH |
C.丙的溶质是NaOH | D.戊的溶质是HCl |
将一定质量的Mg和Al的混合物投入2.0mol/L,250 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并
产生气体。待反应完全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20mL时,溶液的pH等于7 |
B.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20mL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硫酸镁和硫酸铝 |
C.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 mol/L |
D.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 |
X、Y、Z分别是三种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单质,M、N、R是常见的三种氧化物,而且有如下反应(条件未标出,方程未配平):(1)X+Z→M;(2)M+X→N;(3)M+Y→R+X。若X是非金属单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组成X单质的元素可能为氧元素 |
B.M、N中,组成X单质的元素化合价一定相同 |
C.组成Z单质的元素不可能是氧元素 |
D.Y一定为金属单质 |
下表是3种物质的溶解度(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已知MgCO3的Ksp=6.82×10-6,则所有含有固体MgCO3的溶液中,都有 c(Mg2+)=c(CO32-),且c(Mg2+)·c(CO32-)=6.82×10-6 |
B.将表中三种物质与水混合,加热、灼烧,最终的固体产物相同 |
C.除去粗盐中含有的MgCl2杂质,最佳除杂试剂为Na2CO3溶液 |
D.用石灰水处理含有Mg2+和HCO3-的硬水,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
Mg2++2 HCO3-+Ca2++2OH-=CaCO3↓+MgCO3↓+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