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丙、丁、戊五种溶液的溶质分别是HCl、CH3COOH、NaOH、NH3·H2O、Na2CO3中的一种。常温下如下实验:①将0.1L pH=9的甲溶液分别与a L 0.001 mol/L的乙溶液、b L 0.001 mol/L的丁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呈中性时,a>b; ②浓度均为0.1mol/L的丙和丁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 ③0.1 mol/L的甲溶液pH小于0.1 mol/L的戊溶液pH。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质是NH3·H2O | B.乙的溶质是CH3COOH |
C.丙的溶质是NaOH | D.戊的溶质是HCl |
下图表示的是难溶氢氧化物在不同pH下的溶解度(S/mol·L-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H=3时溶液中铁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是Fe3+ |
B.若分离溶液中的Fe3+和Cu2+,可调节溶液的pH在4左右 |
C.若Ni(NO3)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o2+杂质,可通过调节溶液pH的方法来除去 |
D.若在含有Cu2+和Ni2+的溶液中加入烧碱,Ni(OH)2优先沉淀 |
两串联电解池,左边放硫酸铜,右边放一定量的某硝酸盐溶液,电解时当左池有1.6g Cu析出时,右池析出0.45g固体,则右池溶质为:
A.AgNO3 | B.NaNO3 | C.Mg(NO3)2 | D.Al(NO3)3 |
用惰性电极实现电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氢氧化钠稀溶液,溶液浓度增大,pH变小 |
B.电解氯化钠溶液,溶液浓度减小,pH不变 |
C.电解硝酸银溶液,要消耗OH-,溶液pH变小 |
D.电解稀硫酸,实质是电解水,溶液pH不变 |
某电解池内盛有CuSO4溶液,插入两根电极,接通直流电源后,欲达到如下要求:①阳极质量不变 ②阴极质量增加 ③电解液pH减小,则应选用的电极是
A.阴、阳两极都用石墨棒 | B.铜作阳极,铁作阴极 |
C.铁作阳极,铜作阴极 | D.铜作阳极,铂作阴极 |
500 mL K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c(NO3-)=6.0 mol/L,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 L气体(标准状况),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后溶液中c(H+)为2 mol/L |
B.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2 mol电子 |
C.电解得到的Cu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
D.原混合溶液中c(K+)为2 mo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