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植物
田鼠

固定的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109
7.50×108
7.15×108
2.44×107
2.25×107
2.18×107

(1)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          
(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         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偏大/偏小/无影响)。
(3)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                       ,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鼠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1为植物体内细胞代谢示意图,其中①-⑨表示过程,A、B表示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具有捕获光能的色素,在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需加入,以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其中叶绿素的含量可直接影响光合作用过程中的速率。
(2)过程③发生的具体场所是,过程③为过程②提供的物质有
(3)该植物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时,若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和物质A的含量变化分别为
(4)图2是在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最适温度)、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番茄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分析:图2中的A点匹配图3中的(填字母)图,BC段匹配图3中的(填字母)图。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mg/100 cm2叶·小时(用CO2变化量表示)。C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
(5)若图1中B物质为丙酮酸,则过程⑥发生的具体场所是,其中能发生在人体内的过程有(填序号)。

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显微结构模式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结构1是,提取该结构上的磷脂分子,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的单分子层面积(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结构表面积的2倍。
(2)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3)把氨基酸组装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 ]。如果B图为是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则该细胞没有的结构是叶绿体和[ ]。([ ]内填序号,上写名称)
(4)有双层膜的结构但又不属于细胞器的是(只写名称),它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5)与图中真核细胞相比,构成原核生物的细胞的显著特点是:
(6)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和核酸或者仅由蛋白质构成,就病毒的结构推断病毒的生活方式为__________。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①~④代表生物的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中丙代表,甲、乙、丙共同组成一个。该生态系统具有和信息传递功能。
(2)如果该生态系统内还有硝化细菌等原核生物存在,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该生态系统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3)由于某种因素使得乙中B的数量在短时间内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表明生态系统具有能力,其基础是调节。
(4)请画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用箭头和序号表示);①~④代表呼吸作用的是

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1)和诱导细胞凋亡(图2)。前者指效应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的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请分析并回答:

(1)人体内的效应T细胞来自的增殖、分化。
(2)图1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其在效应T细胞内的具体合成部位是。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填“流入”或“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
(3)图2中的FasL又称死亡因子,Fas是其受体,它们都是由细胞合成并位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一般来说,控制FasL的基因(填“是”或“不是”)只存在效应T细胞中。①Fas和FasL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Fas和FasL存在于不同的细胞表面体现了基因的
②研究发现,某些肿瘤细胞能够调节Fas和FasL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逃脱免疫系统的清除。此时,肿瘤细胞内Fas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是(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免疫排斥是器官移植的一个主要障碍,根据上述实例及Fas和FasL的相互关系,可考虑抑制基因的表达,从而为解决免疫排斥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9分)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顶端为雄花,叶腋处为雌花,间行种植可以进行同株异花授粉和异株异花授粉。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另外,玉米的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上述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其性状在幼苗期便能识别。请回答:
(1)有茸毛基因和无茸毛基因的根本区别是
(2)要保证玉米进行杂交,则必须进行人工授粉,对母本进行的处理是
(3)将有茸毛玉米同株异花授粉,子代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
(4)若将宽叶有茸毛玉米和窄叶有茸毛玉米进行异株异花授粉,子代只出现两种表现型,则: ①亲本的基因型是
②F1成熟的群体中,d的基因频率是
③若F1个体同株异花授粉产生F2,则理论上F2成熟植株的表现型有种。
(5)现有(4)所述两种有茸毛的玉米品种,如果希望次年得到高产、抗病玉米用于生产,则在当年应如何进行培育,获得的种子次年播种后怎样留苗可达到目的?请你用遗传图解加简要说明的形式,写出培育与选苗过程。(只要求写出基本设计思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