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
(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①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A.2v(NH3)=v(C02)         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②根据表中数据,列式计算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                
③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O℃下达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④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焓变AH     O(填“>”、“=”或“<”),熵变AS    O(填“>”、“=”或“<”)。
(2)已知: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溶液测定水解反应速率,得到C(NH2C00-)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⑤25.O℃时,O~6 min氨基甲酸铵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                
⑥据图中信息,如何说明该水解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沥青蒸气里含有多种稠环芳香烃,如下图所示A、B、C ……,

(1)该系列化合物的通式为,
(2)该系列化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最大值为,
(3)其中A的二氯取代可能结构有种.

X、Y、Z是三种常见元素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相互间有如图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 若X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2,甲是由第二周期两种元素的原子构成的非极性气态分子, Y原子的基态轨道表示式为,乙的电子式为
(2) 若X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1,甲是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构成的AB4型非极性分子,且是常见的有机溶剂,甲的电子式,乙的化学式为
(3) 若X、Y均为金属单质,X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s23p1,甲为具有磁性的黑色固体,则X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Y原子基态电子排布式为

氰酸(化学式:HOCN)是一种有挥发性和腐蚀性的液体,在水中立刻发生如下反应形成盐X(俗名碳铵):HOCN + 2H2O → X。
(1). 在上述反应所涉及的各元素中,半径最大的元素原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该原子核外电子共占据_______个轨道。
(2). X所含阳离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已知25℃时0.1mol/L X溶液pH =7.8,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能说明氮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碳元素强的事实是_________(选填编号)。
a. 共用电子对偏向:H-N>H-C b. 氧化性:NO2>CO2
c. 酸性:HNO3>H2CO3 d. 沸点:NH3>CH4
(4). 据测定,氰酸有两种结构,一种分子内含有叁键,称为正氰酸,另一种分子内不含叁键,称为异氰酸,且两种结构中所有原子最外层均已达到稳定结构,分子中也不含环状结构。请分别写出正氰酸和异氰酸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已知室温时,0.1 mol·L1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回答下列问题:
(1)该溶液的pH=________;
(2)HA的电离平衡常数K=________;
(3)升高温度时,K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pH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由HA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________倍。

(12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平衡和难溶物的溶液平衡均属于化学平衡。
I、已知H2A在水中存在以下平衡:H2AH+HA,HAH+A2
⑴NaHA溶液的pH(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Na2A溶液的pH。
⑵某温度下,若向0.1 mol/L的NaHA溶液中逐滴滴加0.1 mol/L KOH溶液至溶液呈中性。此时该混合溶液中下列关系中,一定正确的是
ac(Hc(OH)=1×10―14bc(Na)+c(K)=c(HA)+2c(A2)
cc(Na)>c(K)dc(Na)+c(K)=0.05 mol/L
⑶已知常温下H2A的钙盐(CaA)饱和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CaA(s)Ca2(aq)+A2(aq) △H>0。
①降低温度时,Ksp(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滴加少量浓盐酸,c(Ca2)(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II、含有Cr2O72的废水毒性较大,某工厂废水中含5.00×103 mol·L1的Cr2O72。为使废水能达标排放,作如下处理:

(1)该废水中加入绿矾(FeSO4·7H2O)和H+,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欲使10L该废水中的Cr2O72完全转化为Cr3+,理论上需要加入g FeSO4·7H2O。
(3)若处理后的废水中残留的c(Fe3+)=2×1013mol·L1,则残留的Cr3+的浓度为。(已知:Ksp[Fe(OH)3]=4.0×1038Ksp[Cr(OH)3]=6.0×1031)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