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1分)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请分析并回答:
摩尔根利用果蝇群体中出现的一只白眼雄性果蝇,设计了如下表所示的一系列杂交实验。

⑴从实验一的结果分析,果蝇眼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             定律,但实验一F2中眼色的性状表现与          相关联。
⑵摩尔根由此提出以下假设:控制白眼的基因是        (显/隐)性基因,且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上表中哪一组实验结果对支持其假设起到关键作用         。
⑶实验证明摩尔根的假设是成立的。若用B、b分别表示控制红眼和白眼的基因,则实验一中F2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欲检测实验一中F1红眼雌性个体眼色的基因组成,所选用的另一亲本的基因型是          
⑷果蝇的正常翅和缺刻翅是一对相对性状,观察缺刻翅果蝇的染色体,如图所示,果蝇翅形的变异属于             

⑸上述果蝇遗传实验说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下表是豌豆花色的三个组合的遗传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

组合
亲本表现型
F1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花
白花

紫花×白花
405
411

紫花×白花
807
0

紫花×紫花
1240
420

(1)请写出组合一亲本基因型:紫花;白花
(2)组合二的F1的基因型为,若取组合二中的F1紫花植株与组合三中的F1白花植株杂交,后代出现白花植株的概率为
(3)组合三的F1紫花植株中,纯合子占
(4)若组合三的F1中基因型为AA的植株有420株,则组合三F1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根据下表所提供的蛋白质合成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回答问题:

DNA双链
a链
C


A


b链




G

信使RNA
c链


A

G

转运RNA
d链

G

A

G
氨基酸

丙氨酸

(1)DNA双链中链为转录模板链,密码子存在于链上。
(2)丙氨酸的密码子是,决定合成该氨基酸的DNA模板链上的相应碱基是

(3)第二个框中氨基酸应是。请从下面的备选答案中选出:半胱氨酸(UGC),丝氨酸(UCC),苏氨酸(ACG),精氨酸(AGG)
(4)胰岛素含有51个氨基酸,则控制合胰岛素合成的mRNA中至少含有个脱氧核苷酸。

下列图A是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 和〇表示着丝点,1表示的染色体是X染色体),图B是该生物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变化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图A细胞所进行的分裂方式及所处分裂时期分别为
(2)图A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对,该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的最终去向是:
(3)图A细胞的变化,应发生在图B中的时段。
(4)图B中4-5时段对应的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有对,染色体与染色单体的比例是
(5)如果对该生物进行测交,请写出另一亲本的基因型

I、新鲜叶类蔬菜常残留有水溶性有机农药。人们一般认为:把蔬菜浸入清水中一段时间,即可大大减少蔬菜的农药残留量。对此,某研究机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取同一新鲜蔬菜样本各1000g,用不同方法处理,结果如下

处理方法
未作处理
仅用纯净水冲洗1分钟后
浸入纯水30分钟后
1000g蔬菜农药残留量
0.196mg
0.086mg
0.123mg

实验(二),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所得数据可绘出如下曲线:
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对实验(一)结果的解释是:用纯净水冲洗1分钟后,蔬菜农药残留量比未作处理减少了一半以上,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浸入纯水30分钟后,蔬菜残留农药量反倒比仅用纯水冲洗1分钟的蔬菜农药残留量多,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对实验(二)曲线的分析中可知,从A→B点,植物细胞液浓度变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从B→C点,细胞液浓度变化的原因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为研究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完成实验思路,设计记录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的表格,并填入相应内容。
材料与用具:兔红细胞稀释液、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显微镜等。(要求:答题时对观察装片的具体制作不作要求)
(1)实验思路:
①用1.5%的NaCl溶液和蒸馏水,配置出NaCl质量分数为0.3%、0.6%、0.9%、1.2%、1.5%的溶液。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一张表格,并将预期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填入该表中。

(10分)为验证pH值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
(1)操作步骤:
①在l一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的淀粉液2ml;
②加完淀粉液后,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3ml,使各试管中反应液的pH值依次稳定在5.60、6.20、6.80、7.40、8.00;
③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的唾液lml,然后进行37℃,恒温水浴;
④反应过程中,每隔1min从第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一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5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
(2)结果见下表:(“+”表示蓝色的程度)

试管编号
l
2
3
4
5
pH
5.60
6.20
6.80
7.40
8.00
结果(颜色)
++
+
橙黄色
+
++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问题:
①实验过程选择37℃恒温是为了排除因素对结果的干扰,而37℃是唾液淀粉酶起催化作用的
②3号试管加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
③如果2、3、4号试管均变为橙黄色,可对唾液做怎样的调整?
④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唾液淀粉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最适宜pH值是
⑤为了提高实验的精确性,进一步的实验措施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