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中央在温州开展了打击严重经济犯罪的运动,即“八大王事件”。温州第一批成功的个体户,被戴上“投机倒把”帽子,遭到整肃。这一行动对民众中刚刚涌动的致富热情,无疑是致命一击。1984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之后,“投机倒把”这个词没人提了,而“下海”等词汇流行开来。这说明
| A.领导人的言行是经济发展风向标 |
| B.邓小平南巡提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
| C.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
| D.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
缓解目前的金融危机,美国奥巴马政府推出了高达819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但同时提出“购买美国产品”的限制条款。这一限制条款与下列哪一国际组织的宗旨相违背?
| A.联合国 | B.世界银行 |
| C.世界贸易组织 |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
| A.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 |
| B.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 |
| 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 |
| D.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
当今世界最成功的区域一体化组织非欧盟莫属,它起步于欧洲煤钢共同体,发展于欧洲经济共同体,再到欧洲联盟。从发端来看,以下哪一因素起了关键作用
| A.美国力促西欧联盟 | B.法、德政治家远见卓识 |
| C.苏联咄咄逼人威胁 | D.英、法、德“三驾马车”内联 |
1997年韩国爆发金融危机,韩元贬值一半以上,外汇储蓄急剧下降,国际收支出现严重困难。当时为应对这一危机
,韩国政府会应向下列哪一国际组织求援
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
| A.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 | B.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 |
| 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 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