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进行关于气体的实验,所用的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
A B C D E
(1) 甲同学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选择的收集装置是C或 ,用 置于集气瓶口检验C收集满氧气。
(2) 乙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原料制取氧气,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该同学发现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并有刺激性气味,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反应中氧气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 b.此时得到的气体一定是混合物
c.只加热氯酸钾,若生成的气体无气味,说明刺激性气味一定与二氧化锰有关
d.可能是生成的氧气与残留在发生装置中的空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新物质
(3) 丙同学研究了木条复燃与氧气体积分数的关系,发现不纯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下图F是他其中一次实验的装置,集气瓶中有约占总体积40%水,氧气从 (填“a”或“b”)导管口进入,排尽集气瓶中的水,收集氧气后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
(4) 下图G装置也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G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打开弹簧夹,固体与液体接触,反应便能发生,请简述使G装置中反应停止的操作 。
请你参与下列实验活动:
(1)做甲、丙实验时,事先都需在集气瓶底部装有少量水,其作用分别是:甲_____,丙______。甲中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2)做实验甲时,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而在空气中只是发红并未燃烧;做实验丙时,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据此,说明可燃物能否燃烧或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有关。
(3)将装置乙改装为下图所示装置还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经测定,集气瓶的容积为250mL,在此实验中,观察到量筒中减少的水的体积为50mL,则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在保证整个装置不漏气的前提下,所用红磷的量必须_____,如果未冷却到室温便打开弹簧夹观察量筒内减少的水的体积,则实验结果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______。
(4)小晴同学找来废弃的医疗用品——微型Y 形管,对课本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如图所示),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较,
该装置的优点是①,②。
火柴头中含有磷,当火柴燃烧时,磷发生变化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利用火柴燃烧放出的热量引燃纯氧中的铁丝,铁丝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基本反应类型是。铁丝燃烧时所需的氧气可由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基本反应类型是。
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氟元素;(2)2个氧原子;(3)铵根离子;
(4)负二价的硫元素;(5)5个二氧化碳分子;(6)氧化铁。
通过化学启蒙学习,同学们对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一些了解。
(1)现有H、Na、O、Cl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①自然界最轻的气体;②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
③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④食盐的主要成分。
(2)钙是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①图1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则钙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②日常生活中喝牛奶能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A.元素 | B.原子 | C.分子 | D.单质 |
③维生素D3(化学式:C27H44O)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维生素D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④某钙片每片含碳酸钙【CaCO3】0.75g,某人每天服用2片,若人体对该药品中钙的平均吸收率为30%,则每天实际被人体吸收的钙元素质量为g。(写出计算过程)
根据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海水中含有大量氯化钠,氯化钠是由(填离子符号)和构成;
(2)图2的试管A中的气体的化学式是,试管B中气体的检验方法是;
(3)分析图1可知 ,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水的体积变大了,但水分子的大小没变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4)分析图2可知,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C.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