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反应原理:
实验方法:一定量的甲苯和KMnO4溶液在100℃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反应,按如下流程分离出苯甲酸和回收未反应的甲苯。
已知:苯甲酸相对分子质量是122,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纯净固体有机物一般都有固定熔点。
(1)操作Ⅰ为 ,操作Ⅱ为 。
(2)无色液体A是 ,定性检验A的试剂是 ,现象是 。
(3)测定白色固体B的熔点,发现其在115℃开始熔化,达到130℃时仍有少量不熔。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B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
序号 |
实验方案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 |
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加热,溶解,Ⅰ |
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 |
———— |
②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Ⅱ |
生成白色沉淀 |
滤液含有Cl- |
③ |
干燥白色晶体, Ⅲ |
Ⅳ |
白色晶体是苯甲酸 |
(4)纯度测定:称取1.220g产品,配成100ml甲醇溶液,移取25.00ml溶液,滴定,消耗KOH的物质的量为2.40×10-3mol。产品中苯甲酸质量分数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6分) 下图表示配制100 mL 0.100 mol·L-1 Na2CO3溶液的几个关键实验步骤和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E中将一玻璃仪器上下颠倒数次,该仪器的名称是______。
(2)步骤B通常称为转移,步骤A通常称为____________。
(3)将上述实验步骤A—F按实验过程先后次序排列____________。
某生用0.1000mol/L的KOH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盐酸,其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移取20.00mL待测盐酸溶液注入洁净的锥形瓶,并加入2~3滴酚酞 |
B.用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
C.把盛有标准溶液的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
D.取标准KOH溶液注入碱式滴定管至刻度0以上2~3cm |
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刻度,记下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KOH溶液滴定至终点并记下滴定液面的刻度。
就此实验完成填空: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序号字母填写)。
(2)上述B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3)上述A步骤操作之前,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
(4)判断到达滴定终点的实验现象是:。
(5)若称量一定量的KOH固体(含少量NaOH)配制标准溶液并用来滴定上述盐酸则对滴定结果的影响是。
工业上制取CuCl2的生产流程如下:
请结合下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物质 |
Fe(OH)2 |
Cu(OH)2 |
Fe(OH)3 |
完全沉淀时的pH范围 |
≥9.6 |
≥6.4 |
3~4 |
⑴ 溶液A中加入NaClO的目的是;
此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⑵ 在溶液B中加入CuO的作用是;
⑶ 操作a的目的是;
⑷ 在Cu(OH)2加入盐酸使Cu(OH)2转变为CuCl2。采用多量盐酸和低温蒸干的目的是。
某学生为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以0.14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上述H2SO4,取待测硫酸25.00mL,滴定终止时消耗NaOH溶液15.00mL。
(1)若使用甲基橙做指示剂,如何确定终点 (2)下列操作将导致测定值高于实际值的是
A.标准液在“0”刻度线以上,未予调整就开始滴定 |
B.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 |
C.观察记录滴定管内液面刻度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
D.酸滴定管经蒸馏水洗净后,即注入锥形瓶进行中和滴定 |
E.在滴定过程中不慎将数滴酸液滴在锥形瓶外
(3)计算待测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计算出结果到小数点后二位)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如图所示),以测定镁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可供选用的试剂有:浓H2SO4、浓硝酸、6 mol·L-1 NaOH溶液。
请填写下列空白:
(1)有关实验操作:a、往试管中放入适量的铝合金样品;b、从分液漏斗往试管中加入过量的A溶液;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测定收集到的水的体积。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A溶液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中测得样品的质量为Wg ,氢气的体积为a L(标准状况),则样品中Al的质量分数为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