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反应:①木炭与水制备水煤气 ②氯酸钾分解 ③炸药爆炸 ④酸与碱的中和反应 ⑤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 ⑥ Ba(OH)2·8H2O与NH4Cl ⑦气态水液化,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填序号),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 ____。
已知某植物精油中含有甲、乙、丙三种成分:
化合物甲可从桂皮油中提取,工业上可采用乙烯与甲苯为主要原料,按下列路线合成:
已知:A、B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乙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
(2)化合物丙的结构简式为 。
(3)写出A+B→甲的化学方程式 。
(4)试剂X是 ,乙→丙的反应类型是 。
(5)含有苯环结构且与甲同类型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下图所示为含Cr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
(1)①~⑧所示转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_______(填写序号)。
(2)在上述转化中,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两性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3)转化①可通过下列反应实现:
①完成并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__Na2Cr2O7+__KI+__H2SO4——__Cr2(SO4)3+__Na2SO4+__K2SO4+__I2+__H2O
②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③反应中每转移0.4mol电子,生成I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只用一种试剂或操作即可除去少量杂质或鉴别物质,将该试剂或操作名称填在空格处。
编号 |
物质 |
试剂或操作名称 |
① |
除杂质:NaHCO3溶液(Na2CO3) |
|
② |
除杂质:MgO(Al2O3) |
|
③ |
除杂质:FeCl2溶液(FeCl3) |
|
④ |
鉴别:NaCl、KCl |
|
⑤ |
鉴别:AlCl3、 Al2(SO4)3溶液 |
写出以上表格中对应的离子反应: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上利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3O4、Fe2O3、FeO、SiO2)为原料制备高档颜料--铁红(Fe2O3),具体生产流程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酸溶”过程中Fe3O4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实现“步骤Ⅱ”中分离操作所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玻璃棒和烧杯等;步骤Ⅳ中应选用______试剂调节溶液的pH(填字母编号).
A.稀硝酸 | B.氢氧化钠溶液 | C.高锰酸钾溶液 | D.氨水 |
(3)检验步骤Ⅲ已经进行完全的试剂是_______;
(4)步骤Ⅴ的反应温度一般需控制在35℃以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5)步骤Ⅵ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6)步骤Ⅴ中,FeCO3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若室温下测得溶液的pH为8.5,c(Fe2+)=1×10-6 mol/L。试判断所得的FeCO3中是否含有Fe(OH)2_____(填“是”或“否”),请通过简单计算说明理由.(已知:Ksp[Fe(OH)2]=4.9×10-17)__________________。
(7)欲测定硫铁矿矿渣中Fe元素的质量分数,称取ag样品,充分“酸溶”、“水溶”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H2O2,充分反应后加入NaOH溶液至不再继续产生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至固体恒重,冷却后称得残留固体bg,测得该样品中F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许多化学反应都需要在水溶液中进行。请仔细分析并回答下列各题。
(1)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体积均为20.00mL、浓度均为0.1mol/L盐酸和醋酸溶液,得到如下所示滴定曲线图:
①用NaOH 溶液滴定醋酸溶液通常所选择的指示剂为________,符合其滴定曲线的是_______(填“I”或“II”);
②滴定前的上述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最大的是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
③图中v1和v2大小的比较:v1_______v2 (填“>”、“<”或“=”);
④图I中M 点对应的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为了研究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设计了如下实验(相关数据测定温度及实验环境均为25 ℃ ):
操作步骤 |
现象 |
步骤1:向20mL0.05mol/LAgNO3溶液中加入20mL0.05mol/LKSCN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出现白色沉淀 |
步骤2:向滤液中加少量2mol/LFe(NO3)3溶液 |
溶液变红色 |
步骤3:向步骤2所得溶液中,加入少量3mol/LAgNO3溶液 |
现象a |
步骤4:取步骤1所得少量滤渣加入到适量的3mol/LKI溶液中 |
出现黄色沉淀 |
查阅资料:AgSCN是白色沉淀:Ksp(AgSCN)=1.0×10-12;Ksp(AgI)=8.5×10-17.
① 请结合化学用语和必要的文字解释步骤2 现象出现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同学根据步骤3中现象a推知,加入的AgNO3与步骤2所得溶液发生了反应,则现象a为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即可)。
③ 写出步骤4 中沉淀转化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