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甲是某同学“探究在温度为25℃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图乙表示该植物某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叶肉细胞CO2释放量和叶绿体O2产生总量的变化。试回答:

(1)图甲装置中在灯与试管之间放了盛水玻璃柱,目的是吸收灯光的热量,排除   的影响。
(2)图甲中,可通过改变      改变光照强度。
(3)光照强度为d时,光反应产生的并能够为暗反应所利用的物质是     
(4)图乙中光照强度为b时,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     (填<、=、>)呼吸作用速率,光照强度为c时,单位时间内该叶肉细胞可释放        单位的氧气。
(5)已知该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0℃,则乙图中c对应的柱状体高度将        (填:“升高”、“基本不变”或“下降”),呼吸作用的值________________(填:“升高”、“基本不变”或“下降”)。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是显性,长翅(B)对残翅(b)是显性。科学家现用红眼长翅雌果蝇和红眼长翅雄果蝇杂交,子代的雄果蝇中,红眼长翅∶红眼残翅∶白眼长翅∶白眼残翅=3∶1∶3∶1;雌果蝇中,红眼长翅∶红眼残翅=3∶1。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2)雄性亲本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3)若对雌性亲本测交,所得子代雌雄的比例为________,子代雌性个体中与母本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占________。
(4)果蝇的雌雄性别可以通过一定的外观特征来区分,科学家在研究时发现一对正常的直毛果蝇交配,子代中出现了一只分叉毛雄蝇。假设控制分叉毛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并且在该分叉毛雄蝇形成之前还没有控制分叉毛的基因存在于该果蝇种群的基因库中。利用该分叉毛雄蝇来推测出现分叉毛性状可能的原因。
提出假设: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将该分叉毛雄蝇与亲代直毛果蝇回交,观察其子代毛型的表现型。
可能的实验结果及相应的结论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多年生植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XY决定的。现有一对相对性状高茎(A)与矮茎(a),但不知道其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在性染色体上,于是进行探究实验。可供选择的杂交实验材料有:纯合雌性高茎、雌性矮茎、纯合雄性高茎、雄性矮茎。

图3-7-2
(1)若通过一次杂交实验分析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Ⅰ片段上,应选择的杂交组合是雌性________,雄性________。若子代雌性表现________,雄性表现________,表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Ⅰ片段上。
(2)若选择雌性矮茎与纯合雄性高茎杂交,子代雌性、雄性都表现为高茎,________(填“能”或“不能”)确定其基因的位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进一步探究,最简便的办法是选择F1的雄性高茎个体与________雌性(基因型),再进行杂交,若F2中雌性表现全为________,雄性表现全为________,表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Ⅱ片段上。
(3)从题干所给的材料分析,控制该性状的基因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位于Ⅲ片段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控制生物一对性状的基因位于Ⅱ片段上,
则一个比较大的种群中其基因型最多有________种。
(4)若是人类遗传病,则Ⅰ片段上的单基因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患病率的是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遗传病。

现有3种(2、7、10号)三体水稻,即第2、7、10号同源染色体分别多出一条。三体水稻减数分裂一般产生两类配子,一类是n+1型,即配子含有两条该同源染色体;一类是n型,即配子含有一条该同源染色体。n+1型配子若为卵细胞可正常参与受精作用产生子代,若为花粉则不能参与受精作用。已经水稻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现以纯合抗病普通水稻(BB)为父本,分别与上述3种三体且感病的水稻(母本)杂交,从F1中选出三体植株作为父本,分别与感病普通水稻(bb)进行杂交,得出的F2和表现型及数目如下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三体感病母本
2号
7号
10号
F2
抗病
221
187
131
感病
219
190
268

(1)若等位基因(B、b)位于三体染色体上,则三体亲本的基因型是bbb,F1三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其产生的花粉种类及比例为:B∶b∶Bb∶bb=1∶2∶2∶1,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
(2)若等位基因(B、b)不位于三体染色体上,则亲本三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果表明等位基因(B、b)位于________号染色体上。
(4)若取2号三体F2中的抗病水稻自交,所获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________。

图3-6-5中图1表示某细菌的抗除草剂基因的部分片段,其中a、b、c分别表示该基因片段中特定的碱基对。图2表示该细菌细胞内DNA自我复制及控制多肽合成的过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图3-6-5
(1)图2所示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______。在真核细胞内,核基因控制的该过程发生在同一场所的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过程①的产物分子中只有一条单链是新合成的,因此这种合成方式被称为____________。过程②需要________催化。完成③时,一般在一条mRNA上会结合多个核糖体,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基因突变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若图1中基因位点a的碱基对变为,位点b的碱基对变为,位点c的碱基对变为,则其中位点________的突变对生物性状表现无影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此抗除草剂基因转入大豆根细胞中,欲检测转基因是否成功转入,应将转入目的基因的细胞培养在含__________的全营养固体培养基中。抗除草剂基因能在大豆细胞中表达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5-7表示干细胞的不同发育途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3-5-7
(1)由A细胞形成的B细胞仍然保持着其特有的________________能力,A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是由________控制的。
(2)若D成熟组织中的细胞发生癌变,则癌变细胞在体内易分散和转移的直接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可判断出D图为雌性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与细胞②③相比较,除细胞形态外,细胞①最明显的特征是具有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