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表示某一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2对应其所在的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问题。
(1)可能影响该种群密度的因素有 ( )(不定项选择)
A.空间 | B.营养 | C.年龄组成 | D.季节变化 |
(2)在图1的 点,种群达到K值。为提高经济效益,在生物捕捞中最好把种群密度控制在 点。
(3)图2可表示生态系统中 元素的循环;其中甲代表的生物成分是______,B代表的生理过程是 ,丙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是 。
(4)若该经济鱼类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鱼类,1/4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一条长到4Kg的鱼至少需消耗海洋植物 Kg,这体现了能量流动的 的特点。
日本明蟹壳色有三种情况:灰白色、青色和花斑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基因A控制合成酶1,基因B控制合成酶2,基因b控制合成酶3。基因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无酶1活性,基因a纯合后,物质甲(尿酸盐类)在体内过多积累,导致成体会有50%死亡。甲物质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丙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丁物质积累表现为花斑色壳。请回答:
(1)青色壳明蟹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
(2)两只青色壳明蟹杂交,后代只有灰白色和青色明蟹,且比例为1∶6。亲本基因型可能为AaBb×___________。若让后代的青蟹随机交配,则子代幼体中出现灰白色明蟹的概率是_________,青色明蟹的概率是_________。
(3)AaBb×AaBb杂交,后代的成体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回答有关基因工程的问题:
(1)构建基因工程表达载体时,用不同类型的限制酶切割DNA后,可能产生黏性末端,也可能产生______末端。若要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后使其直接进行连接,则应选择能使二者产生______(相同、不同)黏性末端的限制酶。
(2)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时,构建的表达载体含有人胰岛素基因及其启动子等,其中启动子的作用是提供特异性识别结合位点驱动基因转录。在用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时,常用______处理大肠杆菌,以利于表达载体进入;为了检测胰岛素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可用标记的胰岛素基因片段作探针与mRNA杂交,该杂交技术称为_____。为了检测胰岛素基因转录的mRNA是否翻译成______,常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3)如果要将某目的基因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植物细胞,先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粒的 中,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的_上。
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例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获得了小鼠毛色遗传的三项实验结果:
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
B.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
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1)通过上述___________项实验结果,可以判断毛色的显隐性。
(2)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3)写出上述B项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
(4)生物性状的遗传中,杂交后代一定出现特定的分离比吗?______________。
(5)若有某种植物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且基因型为aa和bb的植物个体不能发育成活,那么F1(基因型AaBb)自交后代中能够发育成活的个体占F2总数的__________。
(12分)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Ⅲ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回答问题:
(1)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X、Y、常)染色体上,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X、Y、常)染色体上。
(2)Ⅲ3的基因型为______。
(3)若Ⅲ3和Ⅲ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
(4)若Ⅳ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
(5)Ⅳ1的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概率是______。
(8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实验,把培养在完全营养液中、生长状态一致的3组某种植物幼苗分别放入A、B、C三个完全相同的玻璃钟罩内(如下图所示),其中A不密封,B、C密封;B内培养皿中盛有Ba(OH)2溶液,A、C内培养皿中盛有蒸馏水,各培养皿中液体的体积相同。该实验在光照充足、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
回答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判断,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从理论上讲,培养一段时间后,预期的实验结果是:B中的幼苗生长量比C中的________(大、小),原因是_____ ___;A中的幼苗生长量比C中的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