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肽链,经测定其分子式是C21HxOyN4S2。已知该肽链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NO2)、天冬氨酸(C4H7NO4)、丙氨酸(C3H7NO2)、亮氨酸(C6H13NO2)、半胱氨酸(C3H7NO2S)。下列有关该肽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肽链彻底水解后能产生3种氨基酸 |
B.该肽链中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分别是32和5 |
C.该肽链有三个肽键,为三肽化合物 |
D.该肽链在核糖体上形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 |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均可以形成ATP |
B.生物催化剂属于细胞膜上蛋白质的功能之一 |
C.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降解所吞噬的物质 |
D.细胞内的液体又称细胞液,主要成分有水、无机盐、糖类 |
“猪—沼—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业模式()
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
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
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
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 |
下列实例与其主要体现的生态工程原理对应正确的是()
A.农作物合理密植——协调与平衡 |
B.农作物间作套种——整体性原理 |
C.无废弃物农业——系统学与工程学原理 |
D.天然混合林——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
下图为浙西某生态农场的系统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生态工程原理的叙述是()
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
B.每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
C.能量损耗随食物链延长而增加,降低了能量利用率 |
D.该生态农场属于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减少了污染 |
煤矿废弃后,恢复其生态环境的关键是()
A.优先选择农作物以提高经济效益 |
B.植被恢复和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 |
C.选择合适的养殖动物以增加物种多样性 |
D.对产生的严重重金属污染进行综合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