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研究CO2浓度和矿质元素含量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有人用同一环境中生长的两种植物,在适宜条件下做了模拟试验,结果如下表,请据此回答问题。

(1)题干中的适宜“条件”是指          (至少两个)等。
(2)根据实验结果,施磷肥对   的光合作用影响更大。磷被植物吸收后可用于合成    (写两种)物质,以促进光合作用。
(3)中耕松土能促进根细胞的     从而促进离子吸收。能否吸收某种矿质离子以及吸收的多少,取决于膜上             
(4)CO2浓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     反应,如果将CO2浓度从355μmol·mol-1迅速提高到539μmol·mol-1,植物细胞中C5的浓度将    ,原因是            
(5)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提示,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田农业生产上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写1项)。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79年,科学家将鼠体内的能够产生胰岛素的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重组,并且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了胰岛素。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图中[2][5][3][7]表示通过____________的途径,获得____________的过程。
(2)图中[3]代表____________,在它的作用下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切成____________末端。
(3)经[9]____________的作用将[7][6]“缝合”形成[8]____________DNA分子。[8]往往含有____________基因,以便将来检测。
(4)图中[10]表示将____________的过程,为使此过程顺利进行,一般须将[11]用____________处理,以增大[11]细胞壁的____________。
(5)[11]表示[8]随大肠杆菌的繁殖而进行____________。
(6)如在大肠杆菌细胞内发现了胰岛素,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很有可能会研制出杀伤力更隐蔽的新一代生物武器。新一代生物武器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在产生致命的攻击力之前,它可以悄无声息地在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甚至会制造假象,让人误以为是一般疾病,在服用通常的药物后,它会与药物混合作用并杀人于无形。
另外,未来生物武器还有可能是一种“秘密”病毒,它可以抵御抗生素,不受制于人体免疫系统并最终永久性地破坏人体的基因。这种“秘密”病毒在被激活前,可以在被侵入者体内潜伏一段时间。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某国患有关节炎的40岁以上的人中,有一大部分突然失去了工作能力而成为整个社会的负担,始作俑者可能就是一个小小的“秘密”病毒。
(1)生物武器的种类包括                  等。
(2)从第二段的材料中可以看出,生物武器的特点是        
(3)关于“秘密”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病毒依靠侵染人体细胞,以细胞内的物质为原料进行增殖
B.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可以引起免疫
C.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RNA,如果是RNA,整合到人体染色体的过程中,需要逆转录的过程
D.该病毒的潜伏期很长,不容易预防

1918年,发生了世界范围的大流感,当年死亡人数约4 000 万。现在已从1918年大流感受害者的组织样本中提取出流感病毒RNA,并经实验分析确定其由8个基因组成,碱基总数为a,其中G的数量为b,据此推测:
(1)该流感病毒遗传物质的含氮碱基有哪几种?(分别写出名称和英文缩写)可以根据题目条件推出这些碱基的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2)病毒的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最多有    种。据中心法则分析,该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与人体不同的步骤可能有 
(3)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1918年大流感幸存者体内存在完全可以阻断流感病毒毒力的抗体,而1918年后出生的人体内却没有这种抗体。这表
(4)如何对流感病毒进行改造做生物武器?危害性与一般生物武器相比怎样?原因是什么

棉花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如图表示棉花的两个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I、II表示染色体,D为矮化基因,T为抗虫基因,均为显性,d为高杆基因。乙品系是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品系。

(1)乙品系是将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该过程需使用的工具酶是
(2)T基因的特性是能控制合成有关的毒蛋白。其转录时,首先是______________与基因的启动子结合,基因的相应片段双螺旋解开,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3)甲和乙杂交得到F1 ,F1基因型有种。请画出F1能产生dT配子的次级精母细胞后期图(假设不发生交叉互换,只需画出I、II染色体,要求标出相应基因,请画在下边的线框内)。

(4)棉花的纤维大多数为白色,但也存在彩色棉花。在某一个彩色棉花种群中,测得存在的基因型及表现型个体数如下表:


总数
基因型、表现型及个体数
E+E+
(深红色)
E+E
(红色)
E+e
(浅红色)
EE
(灰色)
Ee
(浅灰色)
ee
(栗色)
760
180
230
0
120
230
0

如果红色的棉花与浅灰色的棉花杂交,后代中灰色的棉花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市场调查发现浅红色的棉花最受欢迎,现在想要尽快选育出较多浅红色的棉花品种,应该选择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棉花品种进行杂交。

金银花是一种耐旱且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耐旱性可变的植物,为了研究干旱对金银花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若干抗旱的金银花种子,培养液,一定量的浓度分别为5%、10%、20%(m/v)PEG(无毒性聚乙二醇),石英砂和塑料盒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若干抗旱消毒、洗净后放入盛有培养液和石英砂的塑料盒中,在室温下培养至藜幼苗长出3-4叶。
第二步,选取数量相等且长势相同的金银花幼苗分别放入含有等量的5%、10%、20%(m/v)PEG的培养液继续培养(不考虑培养过程中培养液浓度变化)。
第三步,在第0、1、3、5、7天分别取相同部位、大小相同且数量相等的叶片,洗净、吸干,测量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产生量。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无关变量是________(至少写两个)
(2)第二步设计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以上信息,第三步测量的指标是___________。
(3)用含有等量5%、10%、20%(m/v)PEG的培养液来替代不同干旱程度的土壤来做实验,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前5天不同浓度的PEG是通过影响___________而导致可溶性蛋白产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帮助金银花抵抗干旱环境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增强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
(5)在浓度为20%的PEG条件下,第5天后可溶性蛋白产生量下降,其原因可能是金银花处于高浓度的PEG溶液时间过长,植物体内___________受抑制,影响细胞代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