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某家庭有关白化病和红绿色盲的遗传系谱图,其中Ⅲ9同时患两病(肤色由A、a决定,色觉由B、b决定,圆圈代表女,方框代表男,带阴影的为患者)。请据图回答:

(1)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是    (常染色体/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据图判断,Ⅱ4       病。
(2)Ⅱ8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3) Ⅲ12的基因型是                   ;若Ⅲ10和Ⅲ12结婚,所生子女中发病概率是        
(4)人类基因组计划正式启动于1990年,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       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5)在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活动中,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高的            遗传病进行调查。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请根据图分析。

(1)由A造成,引起下丘脑分泌①________,最后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2)由B造成,引起下丘脑分泌②________,最后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3)由C造成,下丘脑通过神经的作用,可以促使两种激素③________分泌增多,最后使血糖升高。
(4)由D引起,通过下丘脑的__________调节作用,可以引起④_________增多,导致体内产热量增加。同时引起__________,使散热减少,以保证正常的体温。

下图所示细胞为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请据图回答:

(1)由此种细胞形成精子的DNA分子有________个。若基因型为AaBb(独立遗传),则这种生物所形成精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①若此细胞为果蝇细胞,红眼()对白眼()为显性,当红眼雌果蝇(由杂合红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交配产生)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后代产生白眼果蝇的概率为________。
②若此细胞为哺乳动物体细胞,科学家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目的基因注入此细胞核中,使外源基因在哺乳动物体内表达,则此细胞最好是___________。如果对此细胞的某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它含有A、T、C、G、U五种碱基,那么主要由该细胞器完成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_(用反应式表示)。
(3)若此细胞为高等植物细胞,则不应有图中的[ ]___________,用此种植物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其培养基中除激素、蔗糖、维生素和有机物外,还应有________。
(4)引起流脑的脑膜炎双球菌与此细胞在结构上的明显区别是____________。

日本明蟹壳色有三种情况:灰白色、青色和花斑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基因A控制合成酶1,基因B控制合成酶2,基因b控制合成酶3。基因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无酶1活性,基因a纯合后,物质甲(尿酸盐类)在体内过多积累,导致成体会有50%死亡。甲物质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丙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丁物质积累表现为花斑色壳。请回答:

(1)明蟹的青色壳是由对基因控制的。青色壳明蟹的基因型有种,分别是
(2)两只青色壳明蟹交配,后代成体只有灰白色明蟹和青色明蟹,且比例为1:6。亲本基因型组合为
(3)基因型为AaBb的两只明蟹杂交,后代的成体表现为,其比例为
(4)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基因通过控制来控制代射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细胞膜的通透性,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图)。请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尿素含量。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则其是的产物。
(2)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可用于合成细胞中
(写出四种细胞结构)上的蛋白质。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过(生理过程)为细胞提供能量。
(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细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
(4)由(1)和(3)可初步判断,细胞膜对物质的转运具有的特性。

某科研单位在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
(1)培养基中含有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接种时通常采用方法,把聚集的菌种逐步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如果提高培养基中NaCl的浓度,可以用于筛选耐盐细菌,这种培养基被称为
(2)该细菌所含的耐盐基因可通过酶切法获取,作为基因工程中的目的基因导入小麦中,其过程如右图所示。其中A为,耐盐基因的小麦细胞还应经过,在此过程中还将使用两种植物激素,从而最终可获取含耐盐基因的小麦植株,当然这些小麦植株并不一定具有耐盐的特性,这是因为

(3)图中C还可用于其他工程细菌中,若成功导入大肠杆菌内,则可能使大肠杆菌获得哪些特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