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列出了教材中部分实验的材料、实验条件和观察内容,请回答有关问题。
(1)A组实验中脂肪颗粒被染成 。
(2)B组实验中,如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经过层析后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外,最可能的原因还有 。
(3)C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
(4)在做D组实验时,应选择图甲____(填编号)处细胞为材料。某同学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乙图所示图像,此视野中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过少,可能的原因有 。
①视野选择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5)染色体和染色质的相互转化发生在有丝分裂的 (填细胞周期中的具体时期)。
胰液分泌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图1-3-9为胰液分泌调节的示意图(部分)。
图1-3-9
请据图回答:
(1)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咀嚼食物引起胰液分泌的神经反射为________。
(2)当食物进入胃内后,引起胰液分泌增加的调节方式为 ____________。
(3)胰液中消化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激素B是通过______途径到达胰腺的。
图1-3-8是人体内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图1-3-8
(1)人体内环境是指______________;内环境指图中的标号______等部分。
(2)组织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是如何从毛细血管到达细胞的?(用图中的标号表示)______。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是如何从组织细胞到达毛细血管的?(用图中的标号表示)______。
(3)组织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才能到达各种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等系统才能排出体外。
糖尿病是人类的一种常见病。以前糖尿病患者一直依赖于从猪、牛体内提取的胰岛素。尽管动物胰岛素与人胰岛素作用相似,但它们之间也有差异,而这种差异足以使患者发生排异反应。1928年,科学家首次应用生物技术,将人类胰岛素基因拼接到大肠杆菌DNA分子中,生产出人类胰岛素。请回答:
(1)通过转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人类胰岛素,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
(2)糖尿病人血糖含量往往高于______mg/dL,患者在接受胰岛素治疗时一般采取静脉注射而不能口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一次性输入胰岛素太多,病人易出现昏厥现象,采取的急救措施是______________。
(3)胰岛素分子由A链(含21个氨基酸)和B链(含30个氨基酸)组成,两条链之间由2个-SH连接,A链上有1个二硫键。则控制其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含有嘧啶类碱基______个,若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那么胰岛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减肥”和“瘦身”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不同人选择了不同的做法。请回答:
(1)有人减肥,只是减少脂肪的摄入量,不控制其他方面食物的摄入量,结果没有达到减肥的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进行适当节食,并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而达到了减肥的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2)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保障______成分的供给,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胰高血糖素对小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请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和解释实验应出现的结果,并写出实验结论。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
正常实验小白鼠2只,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班氏糖定性试剂,注射器,试管,烧杯等。
(二)实验步骤:
(实验提示:采用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剂量不作实验设计要求;给药1小时后,用注射器在小鼠膀胱处穿刺取尿液)
(三)实验结果的预测、解释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