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
| B.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
| 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
| 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
实验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据此图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 A.生物膜上存在着协助H2O通过的物质 |
| 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
| C.离子以协助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
| 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
生物膜分子结构模型的探究历经了100多年的时间,目前仍在研究之中。在这期间,无数科学家积极投身该项研究之中并各自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9世纪末,欧文顿发现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容易进出细胞膜,于是提出:膜是由磷脂组成的 |
| B.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抽提出蛙的红细胞内所有的脂质,最终确定膜上的磷脂为双层 |
| C.1959年,罗伯特森获得细胞膜“暗-亮-暗”的电镜照片,认为蛋白质分布于膜两侧 |
| D.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膜上所有磷脂和蛋白质都是运动的 |
据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台湾乳白蚁排出的粪便具有一种特殊的功效。其含有一种细菌,能阻止杀死乳白蚁的真菌入侵,对乳白蚁起保护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台湾乳白蚁、细菌和真菌三种生物都存在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
| B.对台湾乳白蚁具有保护作用的细菌的遗传物质是裸露的DNA |
| C.台湾乳白蚁在咀嚼木材时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
| D.台湾乳白蚁、细菌和真菌都含有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核糖体 |
有关下图中各部分物质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种类数关系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 B.①+③=② |
| C.①+③=④ | D.③+④=② |
通过一定方法将细胞质内各种结构分开后进行元素分析,以下各项中,磷元素含量最低的是
| A.内质网 | B.核糖体 |
| C.染色体 | D.中心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