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30年风雨兼程,在这“第二次革命”的征途上,中国共产党人带领着人民,突破了一个又一个传统“禁区”,闯过了一道又一道艰难险阻。成功与挫折相伴,反思与期盼链接,欢欣与忧虑交织 ……穿越30年,随着城乡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亲历国民经济由温饱向小康的跨越,历史留给国人无数难以忘却的记忆。
-----新华网 2008-01-28
材料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了题为《只有开放兼容,国家才能富强》的演讲。温家宝说,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中国选择了改革开放的正确道路,实现近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对外开放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他再次强调,中国的开放政策不会变。本世纪前五十年不变,五十年以后,中国同国际上的经济交往将更加频繁,更加相互依赖,更不可分,开放政策更不可能改变。
(1)材料一中的“第二次革命”指什么? 它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根据材料二,中国对外开放的作用有哪些?
(3)请你为我们祖国未来的发展献计献策。
城市是历史变迁的见证者。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依据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补充完整上述图文信息。
(2)城市①见证了唐朝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请从对外关系角度,列举唐代强盛的表现。(至少两例)
(3)大都(填图中序号)见证了元朝多民族的融合,分析元朝出现民族大融合情形的主要原因。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民族关系的发展——我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不同民族之间的联系,秦汉与匈奴,隋唐与吐蕃、突厥,元朝与契丹、女真……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
(1)请选择材料一中的一种生产工具,说明它对当时生产或生活的影响
(2)阅读材料二,图示官僚制度的创立者是谁?实现 “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上述政治制度和统治措施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3)从材料三中选择两个少数民族,简述能反映当时朝廷与该民族关系的史实。
2014年暑期,王晓进行了一次文化之旅。在甲地,王晓参观凯旋门、圆形剧场;在乙地,王晓起个大早去感受马拉松源地的文化;在丙地,王晓枕着耶稣的故事进入梦乡;在丁地,王晓探访古巴比伦文明的遗址,欣赏泥版上的楔形文字。
(1)在《亚洲局部地形示意图》中,丙地是(填序号),丁地是(填序号)
(2)读《亚洲局部地形示意图》,描述丁地的地理位置,分析该地成为文明起源地的自然条件。
(3)王晓认为乙地城邦时代的民主政治体现了真正的民主,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共青团中央和中央党史研究室、国家档案局一起主办的“民族魂”网站,很受青少年朋友喜爱,网友亲切地称誉它是“网上人民英雄纪念碑”。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没有忘记为新中国的成立奉献生命的历次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们,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以示纪念,这一决议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2分)
(2)如果能够回到建国初期,你也热情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方案的设计,你会选取哪些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呢?请举两例,并说明理由。(6分)
(3)如今人们纪念英雄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如在“民族魂”网站上,就设计了许多英雄人物的主题网站片(FLASH)。请你也参与,为该网站选择一位建国初期五十年代的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并说明选择的理由。(4分)
(4)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今天和平时期,人们都有一种英雄情结,要继承民族精神、体现民族魂。但也有的同学说,现在都是和平时期了,中国又不打仗,如何才能成为“英雄”呢?请你结合实际,谈谈看法。(4分)
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一位外国学者说:“20世纪的中国从1978年开始”
材料二:
材料三:这一年,我国的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1)材料一中的为什么说“20世纪的中国从1978年开始”?
(2)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3)材料四与材料五所反映的开放格局有什么根本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