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田制三》中提出自己的构想:“以实在田土均之,人户一千六十二万一千四百三十六,每户授田五十亩……则天下之田自无不足,又何必限田、均田之纷纷。”这里他针对的社会问题是

A.均田制破坏 B.土地兼并 C.赋税沉重 D.重农抑商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学者认为,1954年不仅是新中国的法治年,也是新中国的外交年。下列选项能为“外交年”之说提供依据的是()

A.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B.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在万隆会议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为30人。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建立

《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自1936年6月至l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可能报道了()

A.平型关和台儿庄战役胜利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蒋总统集》记载“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以上是工农,20%以上是小资产阶级。”这一状况可能出现的年份是()

A.1921年 B.1925年 C.1931年 D.1939年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当协约国战胜德国的消息传到北京,中国知识分子曾上街游行,欢呼“公理战胜强权”。同时在北京创刊的《每周评论》将“主张公理,反对强权”作为其办刊宗旨。对“公理”的呼喊反映出中国知识分子()

A.对民主科学的质疑
B.对平等与自由的向往
C.对独立参政的渴盼
D.对协约国希望的幻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