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30年代末,云集上海的外国人多达15万人,作为一个多国殖民下的城市,现代生活无可避免地与世界同步了。当时的上海不可能经历的是

A.街上随时可见穿西装着旗袍的人流 B.出门可坐双层公交汽车
C.在石库门一带可见中西合璧的建筑群 D.青少年在街头网吧上网冲浪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是大家熟悉的运动品牌361º的标志和广告词,下列对其广告词解读正确的是

①一千年前宋代开始出现的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一百年前,我们一度落后的原因在于当时中国政府腐败和帝国主义侵略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改革开放对我们的起飞具有重要作用
④十三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们再度起飞铺平了道路

A.②③④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

下列文献记载中,最能从根本上决定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展趋势的是

A.“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B.“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
C.“恶金(指铁)以铸锄夷斤欘,试诸壤土。”
D.“伐木而树谷,燔莱而播粟,火耕而水耨”

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采纳的是

A.丙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B.甲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C.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

皇帝和大臣讨论如何选拔人才。大臣主张:“应该只问他们个人能力的高低,不要计较他们的家世背景。”皇帝反对大臣的说法,强调“历时久长的世家才是培养人才的沃土,这才是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这件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秦汉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

A.表明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B.表明国际关系的内容多样化
C.反映出各个主权国家利益和力量的变化而导致对外政策的变化
D.体现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各国利益趋同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