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客,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必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此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的现象
B.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问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
D.宋代时期地主依靠土地剥削来积累财富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徐珂《清稗类钞》记述:“先由男子陈志愿于父母,得父母允准,即延介绍人约期订邀男女会晤,男女同意,婚约始定。”这反映晚清婚俗的变化是

A.媒妁之言控制婚约缔定 B.婚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C.婚姻听凭父母安排 D.婚姻仪式简约文明

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这反映出当地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
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的是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做法符合

A.市场经济一定要取代计划经济 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C.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不能并存 D.计划经济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八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