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57年中国国内某报刊发文说:“包产到户”现在虽然在许多地方被丢进了垃圾场,但也还有一部分干部和农民眼睛未亮,恋恋不舍。材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A.“包产到户”不符合当时生产力发展要求 B.当时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上存在意见分岐
C.农业合作化运动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 D.文章极力宣传“人民公社化”运动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毛泽东指出:“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凡属于人民内部的争论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这一观点提出的相关背景是

A.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B.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
C.新中国的成立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
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

《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中这样描写:“他反复地呼吁对他所领导的政府的同情、财政资助和国际上的承认……他明白地翘首海外,寻找中国问题的解决。”这段话的核心观点是孙中山

A.十分重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B.没有认清帝国主义的侵略性质,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其三民主义脱离中国实际,对中国革命没有指导意义
D.在中国革命中有坚定信念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孙中山认为:“始知徒致国家富强、民权发达如欧洲列强者,犹未能登斯民于极乐之乡也。是以欧洲志士,犹有社会革命之运动也。余欲为一劳永逸之计……”材料中的“一劳永逸之计”应该是

A.驱除鞑虏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 D.三大政策

一个时代的政治往往与同时代的思想文化密切相关,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智者学派的产生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
B.儒家思想的独尊导致了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C.罗马法的发展完善与罗马疆域的扩展相关联
D.明末清初反封建民主思想折射出封建制度的衰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