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
| A.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 | B.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 |
| C.农业文明已经转向工业文明 | D.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
他自称是法国社会的“书记员”,要用小说进行社会研究,立意要使自己的作品成为一部完整的历史,“其中每一章都是一部小说,每一部小说都描写一个时代”。下列与他不同风格的作品是
| A.《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
| B.《大卫·科波菲尔》 |
| C.《约翰·克里斯朵夫》 |
| D.《苹果车》 |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实质是:
| A.就越多发展需要超前性 |
| B.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
| 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
| D.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
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A.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 B.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
| C.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
| D.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
毛泽东曾对一个外国来访者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发动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
| B.提出抗日反蒋的主张 |
| C.长征取得胜利 |
| D.找到“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
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 A.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
| B.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
|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
|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