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根据《中国工人阶级历史状况》一书数据编制,透过产业工人人数的变化可以窥见(    )

时间
1842—1895年
(甲午战争前后)
1895—1912年
(辛亥革命前)
1912—1919年
(五四运动前夕)
产业工人
约10万人
约60万人
约200万人

A.清末洋务运动的足迹           B.十月革命的推动
C.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D.五四运动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 苏联解体 国民大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庇西特拉图(约公元前600-前527年)成为雅典的第一位僭主(通过政变或其他暴力手段夺取政权的独裁者)。其执政的总体倾向是支持平民与氏族贵族开展斗争,并继续推行梭伦立法,“很少变更”。这说明庇西特拉图

A.在本质上是一位民主者 B.换取平民支持自己独裁统治
C.削弱氏族贵族维护统治 D.必须适应雅典民主政治发展

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下列对这一决定解读错误的是

A.发展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是当今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C.变更了中国农村土地所有权 D.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和土地经营效益

邓小平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邓小平在这里所指出的中国农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方向是

A.社会主义社会化大生产 B.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
C.适度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D.家庭经济与集体经济相结合

1985年邓小平说:“现在世界上真正的大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这里的“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指

A.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问题 B.美苏争夺全球战略资源的问题
C.制约中国西部开发问题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较量问题

下图是依据杜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绘制的《1936年中国国内商品市场商品值所占比例示意图》。它表明

A.中国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B.中国经济以农业为主且工业化水平低
C.商品供给因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而扩大
D.中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粮食产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