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选项,正确的顺序是
①生产力的发展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
③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④垄断组织出现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②①③④ | D.②①④③ |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产生这一特点的决定性因素是
A.康有为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自幼受严格教育 |
B.传统儒家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根深蒂固 |
C.孔子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崇高威望 |
D.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 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 |
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 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
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A.领导者 | B.时间 | C.参加者 | D.地点 |
面对瓜分豆剖的危机,如何自救?中国人对这一艰深时代课题的回答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方式是
①以商品输出为主②以资本输出为主③强占租借地④划分势力范围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