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通商口岸“是一个经济上处于劣势的区域向外开的一扇门,……它的繁荣却并不代表它所在区域的繁荣”,只是一个经济缺口,吸取邻近乡村地区财富,经济上无法自给自足,富有消费城市特点,导致通商口岸周围的乡土经济进一步萧条 。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通商口岸( )
A.改变了所在地区的城乡经济结构 |
B.对中国城乡经济的破坏性作用 |
C.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
D.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 |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
国共十年对峙期间,邓小平领导的革命根据地是( )
A.中央革命根据地 |
B.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
C.广西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
D.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
1975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实质是( )
A.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
B.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
C.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
D.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全党工作大局 |
20世纪30年代,邓小平的政治生涯遇到第一次磨难,受到中共临时中央的“最后严重警告”,主要是由于他( )
A.执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 |
B.反对“左”倾教条主义者对毛泽东的排挤 |
C.反对放弃根据地,实行战略转移 |
D.赞成取消“左”倾错误领导人的军事指挥权 |
通过参观下图所示纪念馆,某班同学可以领略( )
①邓小平的早期革命活动
②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中国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新气象
④大革命期间国共合作进行武装斗争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