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大臣陈炽指出:“中国官商情形隔膜,动以崇本抑末之说,视商人之盈亏成败,漠然不加喜戚于其心。持此以与泰西各国通商,如下驷弩骀追踪骐骥,必使中国盈天下无一富商。所有利权皆归彼族,上下交困,仰人鼻息以为生。”这说明他( )
| A.对传统官商关系的认识有所变化 |
| B.意识到发展资本主义是国家根本 |
| C.固守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
| D.反对外国商人在中国投资设厂 |
1188年马格德堡市编纂的《马格德堡法》是中世纪德意志第一部城市习惯法汇编,包括商人法、继承法、婚姻法、刑法及法庭诉讼程序等内容。该法很快在德意志北部地区传播,许多城市把它作为自己的法律,这表明该地区( )
| A. |
城市自治运动不断发展 |
B. |
王权和城市建立了同盟 |
| C. |
形成了统一的法律体系 |
D. |
封君封臣关系走向瓦解 |
下图是克里特文明时期一个石雕花瓶的上半部分。花瓶浮雕描绘的是一支农民歌唱队祝颂大地之母的场景。领唱者是一位祭司,他留着埃及式的发式,举着一种来自埃及的手摇乐器。这反映出该时期的克里特文明( )

| A. |
具有开放包容性 |
B. |
城邦政治活动活跃 |
| C. |
农业生产技术有较高发展 |
D. |
在地中海文明中居中心地位 |
1957年3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说:“中国社会很久以来就处在大变动中间了。抗日战争时期是大变动,解放战争时期也是大变动。……现在的变动比过去的变动深刻得多。”“深刻得多”是指( )
| A. |
建立了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
B. |
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
| C. |
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
D. |
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制度变革 |
发刊词是报刊宗旨的重要体现。下图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某一历史阶段一份红色报刊发刊词的词汇摘编。据此可知,中国共产党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

| A. |
发动国民革命 |
B. |
开展土地革命 |
| C. |
进行全民族抗战 |
D. |
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
下图为1895~1909年英国在华公司数占外国在华公司总数的比重变化情况。导致变化的原因是( )

| A. |
民族救亡运动的高涨 |
B. |
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 |
| C. |
英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
D. |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