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雅典民主政治,苏格拉底说:“没有人愿意用抽签的方法去雇用一位舵手和建筑师、吹笛手或其他行业的人,而这类事若出错的话,危害还比在管理国家事务上出错轻得多。”这段话:
A.表明雅典人用抽签的方法雇用一些行业的人 |
B.实质上揭示了直接民主制度的弊端 |
C.认为抽签选举方式的危害小 |
D.管理国家事务比抽签雇人容易出错 |
小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任期1784—1801,1803—1806)。他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即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最能说明()
A.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 |
B.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
C.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发展 |
D.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 |
邵龙宝在《超越政治权威的罗马法》中写道:“古代雅典有几万常驻外来移民,主要从事工商业和金融业为雅典人提供税收(公民不纳税),但却没有政治权利,也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以下符合材料的论述是()
A.这说明雅典民主实质是奴隶主贵族的民主 |
B.导致雅典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
C.罗马法强调外邦人只尽义务,不享受权利 |
D.外邦人没有占有土地的经济权利 |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时间 |
政策 |
名称 |
1947年5月 |
设立民族自治区 |
内蒙古自治区 |
1980年3月 |
设立经济特区 |
深圳特区 |
1997年7月 |
设立特别行政区 |
香港特别行政区 |
A.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B.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
C.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晚清朝臣和士大夫联名上书反对议和说:“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据此可知,这些反对者()
A.顽固地坚守传统政治体制 | B.“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 |
C.对19世纪末的时局认识较清 | D.深刻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 |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2年春的这段话说明了()
A.打垮日本是美国当时最重要的战略目标 |
B.中国的坚持抗日使盟国掌握了战略主动权 |
C.中国战场牵制了大量的日本兵力 |
D.开辟第二战场迫在眉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