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英国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迸射着铁水的光亮。1850年时,英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60%,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棉布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材料二: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183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它要求完全的统治权,而它也做到了。
——《恩格斯论资本主义历史过渡性问题》
材料三:毫无疑问,伤寒病持续和蔓延的原因,是人们住得过于拥挤和住房肮脏不堪。工人常住的房子都在偏街陋巷和大院里。从光线、空气、空间、清洁各方面情况看,简直是不完善和不卫生的真正典型,是任何一个文明国家的耻辱。……这些住房供水不良,厕所更坏,肮脏,不通风,成了传染病的发源地。
——19世纪,一位医生对英国煤铁矿区中心太恩河畔新堡的描述
(1)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2)这时期的英国资产阶级是怎样取得“完全统治权”的?据材料二指出其争取“完全统治权”的原因。
(3)材料三主要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开辟新航线,征服了海洋、获得了世界。涌入的财富几乎都用来支撑宗教信仰的战争和殖民战争,而没有用来发展能够让国家真正富强起来的工商业。势力强大的王公贵族不愿意看到工商业的发展导致新兴势力的崛起。从16世纪下半叶起,流水一般涌入的财富又像水一样流走了,除了奢侈的社会风气,没有留下像样的产业。
材料二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科学意识提高了英国人的认识水准;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从19世纪后期开始,德国和美国迎头赶了上来,开始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流。自由经济模式与生俱来的缺陷,在20世纪给英国,也给世界带来惨痛而深刻的教训。
回答问题:
(1)联系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葡萄牙、西班牙的衰落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英国能够引领世界的有利条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太祖即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清雍正帝也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因此要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材料二: (一)限制通商口岸。……(二)限制外商的居住活动。……(三)限制出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
————《中外历史知识述要》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明清时期实行什么政策?(2分)这一政策开始实行于何时?(2分)其目的何在?(2分)
(2)材料二是清朝哪一政策的基本内容?(2分)简析清朝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两个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相同影响。(4分)

阅读秦朝、西汉、元朝三代相关图片,回答相关问题。

(1)据图一说明秦朝实行什么制度加强地方管理?这一制度有何特点?
(2)据图二,西汉初年地方管理实行了什么制度?存在什么弊端?
后来采取了什么措施加强对地方管理?
(3)据图三,元代为了管理辽阔的疆域,对地方管理实行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何意义?
(4)结合图一、二、三,扼要归纳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材料一20世纪初以来,中国东北一直是列强各国争夺的重点地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俄罗斯以义和团事件为导火线,向全满洲,进而向朝鲜大举进军,不仅如此,俄罗斯还将整个支那(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的轻蔑性的称呼——编者注)北部纳入侵略计划。针对俄罗斯的南下,实际有决心、有勇气进行战斗的只有日本一个国家。当然,清国没有这种决心,朝鲜也不会有。美国和英国虽然发出了抗议,但却没有作战的意思。……如此看来,如果我国当时不站出来,那么日俄就不会发生战争。是日本首次将俄罗斯势力从朝鲜,从南满洲驱逐出去。中国人不是凭借自己的力量,而是借助日本的人的手收复了满洲。……然而,在我们看来,如果没有这种富国强兵和日本的现代化,那么亚洲会变得不可想象。正是因为有了军国日本,才爆发了日俄战争,正是有了日俄战争,亚洲才得救了。如果当时没有军国日本,那么整个亚洲就会崩溃,就会彻底垮掉。
——日本•历史研究会《大东亚战争的总结》
材料二我认为,帝国的使命在于维持东洋的永久和平以贡献于世界和平,解决满蒙问题是以实现日本帝国使命的远大理想这个大信息为根据的,明治天皇的圣意也就在于此。
……由于帝国掌握着满蒙战略关键的据点,在这里形成了帝国国防的第一线,从消极方面来说,达到保卫朝鲜的目的;从积极方面说,可以牵制俄国向东发展,并且对中国掌握着有力的发言权。万一日本从满蒙退出,不但立刻会危及帝国的生存,并且立刻会破坏东洋的和平。……满蒙的资源很是丰富,有着作为国防资源所必需的所有资源,是帝国自足所绝对必要的地区。……我衷心认为,不能不得出这样的结论,从目前中国方面的态度来考察, 如用外交的和平手段,毕竟不能达到解决满蒙问题的目的。
——1931年板垣征四郎《从军事上所见到的满蒙》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日本认为日俄战争爆发的原因和日本军国主义的作用是什么?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日俄战争的实质和结果。
(3)据材料二指出板垣征四郎解决满蒙问题的所谓目的是什么?日本是用什么手段解决满蒙问题的?从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日本争夺东北亚地区的真实目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偿有是非尔。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也。若失却童真,便失去童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见尽长,女子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焚书》
材料二: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民族危机面前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经历过一个由“向西方学习”到“以俄为师”的思想转变,其间充满了艰辛、曲折。阅读图下列图片,完成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2)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未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加以说明。
(3)试结合经济发展历程的有关知识,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概述近代思想解放不断深入的历程。(15分) 注意:①观点正确,论述集中;②史实简明扼要,能说明观点;③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合乎逻辑。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