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英国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了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迸射着铁水的光亮。1850年时,英国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了60%,铁产量超过了世界上所有国家铁产量的总和,煤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棉布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材料二:蒸汽和新的工具机把工场手工业变成了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183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同前一世纪的资产阶级是大不相同的,……它要求完全的统治权,而它也做到了。
——《恩格斯论资本主义历史过渡性问题》
材料三:毫无疑问,伤寒病持续和蔓延的原因,是人们住得过于拥挤和住房肮脏不堪。工人常住的房子都在偏街陋巷和大院里。从光线、空气、空间、清洁各方面情况看,简直是不完善和不卫生的真正典型,是任何一个文明国家的耻辱。……这些住房供水不良,厕所更坏,肮脏,不通风,成了传染病的发源地。
——19世纪,一位医生对英国煤铁矿区中心太恩河畔新堡的描述
(1)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对英国的影响。
(2)这时期的英国资产阶级是怎样取得“完全统治权”的?据材料二指出其争取“完全统治权”的原因。
(3)材料三主要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失业者只好一面等着饿死,一面举行示威游行。在若干大城市的垃圾站的四周,出现了一种所谓的"胡佛村"-穷苦不堪的男男女女的居住处。这些男人和女人都以沿门托钵或拾垃圾为生。他们的住处是用从垃圾堆捡来的破白铁罐子和碎木片所搭成的小棚子。
                 ——《二十世纪美国史》
材料二:1932年9月,美国退伍军人团通过一项决议,宣布"现在所用的政治手段已不能迅速有效地对付经济危机了"。在亚特兰大出现了"美国法西斯协会和黑衣社"。接着在一些地方又出现了银衣社、白衣社、褐衣社、"民兵团"、美国民族主义党等法西斯团体。
                   ——《二十世纪美国史》
材料三:1932年初,胡佛的前财政部长梅隆说:"我不相信我们有什么秘诀或灵符补救我们今日所受的灾害。我不相信我们的社会制度基本上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著名的专栏作家沃尔特•李普曼在1932年评论说:"在人类知识的现阶段,我们尚未具备理解这样一种大规模新型危机的条件,而这或许就是我们的政治、金融和工业领袖们在这一问题上失败的原因。有谁预见到了整个危机并预告了它的进程?就我所知并无一人。"
                   ——《二十世纪美国史》
材料四: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请回答:
(1)依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什么特点?
(2)应对这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美国实施了著名的罗斯福新政,新政的特点和实质各是什么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请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英国,其市场和劳动力条件分别是通过什么途径具备的?
(2)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两个发源地在哪里?
(3)两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领域分别有什么突出成就?请各举一例。
(4)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新的时代,分别是什么?

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共14分)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
上海
方举赞
发昌机器厂
南海
陈启源
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
朱其昂
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变化: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1912-1919年企业数量、资金等各方面都有较快发展。
(1)根据材料一所示内容,分析中国早期民族企业分布特点。
(2)材料一中中国早期民族企业创办于何时?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有过发展的高潮,这一高潮大概出现在什么时期?这一高潮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10分) 19世纪中期,日本明治维新成功;19世纪晚期,中国的戊戌变法失败。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所奉行的主义,惟在脱亚二字。我日本之国土虽居于亚细亚之东部,然其国民精神却已脱离亚细亚之固陋,而转向西洋文明。……与其犹豫不决,待邻国开明以共兴亚洲,不如脱离其伍,与西洋文明国家共进退。于两国之态度,不必因邻国之故而予以特别理喻,且以西洋之道,待之可也。亲恶友者共其恶名,务必矢志谢绝亚细亚之东方恶友。
——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
材料二惟泰西国数极多,情势各异,文字政俗,与我迥殊。虽欲采法之,译书既难,事势不合,且其富强精巧,皆逾我百倍,骤欲致之,下手实难。惟日本文字、政俗,皆与我同,取泰西五百年《新法,以三十年追摹之,始则亦步亦趋,继则出新振奇,一切新法,惟妙惟肖,遂以南灭琉球,北开北海,左抚高丽,右取台湾,治效之速,盖地球诸国所未有一也。吾地大人众,皆十倍日本,若能采鉴变法,三年之内,治具毕张,十年之内,治化大成矣。——康有为《进呈{日本变政考)等书乞采鉴变法以御侮图存折》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方面概括中国戊戌变法和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相似原因。(3分)
(2)依据材料一指出,福泽谕吉主张“脱亚人欧”的主要理由和消极影响。(3分)
(3)依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这次上书中主张效法日本的主要理由。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要求变法,你如何看待他的这种行为?(4分)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根据这个伟大的法令,从西方的意义上说农民获得了合法的自由;从今以后,他们成了政府的臣民,不再隶属于他们的主人。人们希望他们会被一种新的人类尊严感所激励,正如一位热心的官员在农奴解放后不久所说的:“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绅士们失掉了他们在村子里的准庄园司法权,他们再不能强制施行无偿的强迫劳动,或是获得由奴役产生的收益了。
──[美]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1978年,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评价道:“农民改革保护了封建主义的许多方面。毫无疑义,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许多农民的土地都减少了……所有条件中最沉重的莫过于赎取土地的条款……由于这些条款,农民失去了最大部分土地……私有农民通过改革所获得的份地大部分全然不足以糊口。”
材料三 1860年代,……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世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它涉及思想与文化斗争、政治与经济斗争。
——钱乘旦为《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所作序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伟大的法令”对俄国农民的影响。(4分)
(2)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指出俄国1861年改革是如何体现“俄罗斯特殊性”的? (4分)
(3)俄罗斯改革的特殊性对俄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2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