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战争后3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这时清朝采取的政策是

A.奖励发展工商业 B.政府提供贷款兴办实业
C.禁止发展工商业 D.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国民大革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费正清教授曾把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是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 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 D.军阀割据混战

19世纪末,桓台县苗世厚四兄弟在济南泺口经营粮食贸易,很快形成资金逾万的苗氏集团。苗氏集团得以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B.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C.西方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实业救国的思潮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难以抵挡西方经济入侵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公开与外国侵略者勾结 B.大量战争赔款使清政府财政困难
C.低关税及外国工业品的优势 D.中国人开始接受外国商品

1911年,伦敦居民约翰可以打电话订购世界上任何产品,也可以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这一现象的最终形成在根本上得益于

A.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C.经济全球化 D.交通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

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23-1790)的主要著作《国富论》成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圣经”。主要是因为该书

A.要求政府开始干预经济,以稳定资本主义社会秩序
B.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发展自由资本主义
C.要求政府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工业资本主义
D.要求资产阶级在更加广泛的世界范围内确立资本主义的统治地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