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战争后3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这时清朝采取的政策是
| A.奖励发展工商业 | B.政府提供贷款兴办实业 |
| C.禁止发展工商业 | D.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
下图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故事。其求教内容最有可能是()
| A.“天人感应” | B.“天理” |
| C.因果轮回 | D.修炼养生 |
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南宋,我们不可能听到的言论是( )
| A.“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 B.“存天理,灭人欲” |
| C.“格物致知” | D.“致良知” |
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其进步作用在于它( )
| A.使儒家思想得以发展完善 |
| B.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
| C.为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提供了依据 |
| D.解除了各诸侯王国割据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
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谴告之;不知自省……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正确揭示了君与天的关系 |
| B.目的是神化君权巩固统治 |
| C.带有封建迷信思想 |
| D.宣扬君权的正统地位 |
孟子说:“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两者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 )
| A.主张民贵君轻 | B.维护统治秩序 |
| C.强调层层分封 | D.体现以德治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