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其进步作用在于它(    )

A.使儒家思想得以发展完善
B.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C.为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提供了依据
D.解除了各诸侯王国割据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学者米健认为,“由于私有制的进一步发展,人的私有意识大大加强,商品货币经济的深度与广度都已今非昔比。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远非市民法(即公民法)所能逮及。……由于社会的进步,市民法扩大为世界性的法律,已势在必行。”材料最能说明

A.市民法不再保护罗马公民的利益 B.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罗马法的完善
C.罗马法以保护封建私有制为核心 D.罗马法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

下图是英国政治家维克多·薇兹笔下的一幅关于中苏关系的作品。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手持镰刀,中国领导人毛泽东手持铁锤,正在进行激烈的“乒乓球”比赛。对这幅作品的解读错误的是

A.反映了中苏关系的恶化 B.两国领导人政见的不同
C.双方在国家利益上的冲突 D.中苏实行“乒乓外交”

1947年4月23日至5月3日,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在乌兰浩特召开。会议通过了《内蒙古自治政府施政纲领》、《内蒙古自治政府暂行组织大纲》等重要文件。内蒙古自治政府是

A.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少数民族自治政府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少数民族自治政府
C.蒙古民族完全独立自主的自治政府
D.蒙古民族与众多少数民族联合的自治政府

在中国近代史上,各阶层一直在内忧外患中寻找着强国御辱之道。其中农民阶级发起的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发起的有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从社会发展演进的角度看,对上述事件概括正确的是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B.都始终将自由作为奋斗目标
C.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D.世纪之交出现了反侵略的高潮

台湾2008年出版的《中华民国年鉴》中评价某事件。认为其使中国社会发生根本变迁,民众获得国家观念,强化了民族主义,也造成重大的人口移动。该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