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起,蒋介石在国内外通过三条渠道寻找共产党进行秘密接触:一是由曾养甫、谌小岑出面,通过翦伯赞、吕振羽与中共北方局以及长江局代表谈判。二是通过宋庆龄、宋子文派以牧师身份活动的中共党员董健吾秘密到达陕北,向中共中央转达国民党要求谈判的信息。三是令驻苏武官邓文仪找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谈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 )
A.国民党已放弃武力剿共方针 | B.共产国际要求国共两党结束内战 |
C.国共关系正处于转折时期 | D.中共呼吁结束内战一致抗日 |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 )
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 |
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 |
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 |
D.军机处的设置,标示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见面—述旨—过朱—交发……”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
A.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 B.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
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 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
下列现象,发生在明朝的是( )
A.相秉百僚之重,总百僚之任 |
B.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朝廷不预,一归三司 |
C.内阁职参机务,今止票拟,而裁决归近司 |
D.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
《明史》己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 )
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度激化 |
D.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
某地洪水为患,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代工部尽快抢修溃决的堤防,勿使水患继续扩大;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快调度粮食,运往灾区,赈济灾民。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单位执行。这是下列哪个时期的制度( )
A.秦汉 | B.隋唐 |
C.宋元 | D.明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