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某同学由于没有量角器,他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以点为圆心、10.00 cm长为半径画圆,分别交线段点,交′连线延长线于点.过点作法线′的垂线′于点,过点作法线′的垂线′于点,如图实所示.用刻度尺量得="8.00" cm, ="4.00" cm.由此可得出玻璃折射率=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用刻度尺测半圆形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如图所示),他进行的主要步骤是:

A.用刻度尺测玻璃砖的直径AB的大小d。
B.先把白纸固定在木板上,将玻璃砖水平放置在白纸上,用
笔描出玻璃砖的边界,将玻璃砖移走,标出玻璃砖的圆心O、
直径AB、AB的法线OC。
C.将玻璃砖放回白纸的原处,长直尺MN紧靠A点并与直径AB垂直放置。
D.调节激光器,使PO光线从玻璃砖圆弧面沿半径方向射向圆心O,并使长直尺MN的左右两端均出现亮点,记下左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1,右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2。则
①小明利用实验数据计算玻璃折射率的表达式n=           
②关于上述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在∠BOC的范围内,改变入射光PO的入射角,直尺MN上可能只出现一个亮点
B. 左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1一定小于右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2
C. 左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1一定大于右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2
D. 要使左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1增大,应减小入射角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某同学先测得摆线长为89.2cm,摆球直径2.065cm,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3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则

(1)该单摆的摆长为cm,秒表所示读数为   s。
(2)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试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测出相应的周期,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所示,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

如图为“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1)将图中所缺的导线补接完整。

(2)如果在闭合电键时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了一下,那么合上电键后可能现的情况有:
A.将原线圈迅速插入副线圈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将____________。(填“向右偏”、“向左偏”或“不偏转”)
B.原线圈插入副线圈后,将滑动变阻器触头迅速向左拉时,灵敏电流计指针___________。(填“向右偏”、“向左偏”或“不偏转”)

)I.(1)用螺旋测微器测小球直径时,示数如图甲所示,这时读出的数值是 mm。
(2)用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50个等分刻度)测定某工件的宽度时,示数如图乙所示,此工件的宽度为   cm。

II.某实验小组要描绘一只规格为“2.5V 0.5A”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除了提供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以下一些器材:
A.电源E(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
B.电压表V(量程为0~3.0V,内阻约为2k)
C.电流表A(量程为O~0.6A,内阻约为l)
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l0,额定电流1A)
(1)为完成本实验,请用笔画线当导线,将下列实物图连成完整的电路,要求实验误差尽可能的小.(图中有几根导线已经接好)

如果电路中的所有仪器都完好,闭合开关后无论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小灯泡
亮度发生变化.但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均不能为零.试判断可能是哪根导线发生了断
路?请用“×”在相应的导线上标出.
(2)下表中的数据是该小组在实验中测得的,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U/V
0.00
0.50
1.00
1.50
2.00
2.50
I/A
0.00
0.17
0.30
0.39
0.45
0.49


(3)如果用一个电动势为1.5V,内阻为3的电源与该小电珠组成电路.则该小电珠的实际功率约为   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下图为同一个打点计时器打出的四条长度相同的纸带,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甲纸带加速度最大 B.乙纸带加速度最大
C.丁纸带平均速度最小 D.丙纸带平均速度最大
(2)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提供的器材为:
(A)干电池两节,每节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内阻未知
(B)直流电压表V1、V2,内阻很大
(C)直流电流表A,内阻可忽略不计
(D)定值电阻R0,阻值未知,但不小于5W
(E)滑动变阻器
(F)导线和开关
①甲同学利用该电路完成实验时,由于某根导线发生断路故障,因此只记录了一个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U/V
2.62
2.48
2.34
2.20
2.06
1.92
I/A
0.08
0.12
0.19
0.20
0.24
0.28

试利用表格中的数据作出U-I图,由图像可知,该同学测得两节干电池总的电动势值为__________V,内阻为__________W(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由计算得到的数据可以判断能够正确示数的电压表应为表__________(选填“V1”或“V2”)


②乙同学在找出断路的导线并调换好的导线后,连接好原电路继续实验,实验时用U1U2I分别表示电表V1、V2、A的读数,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不同位置,记录了U1U2I的一系列值。他在同一坐标纸上分别作出U1-IU2-I图线,则所做的直线斜率较大的图线是 ________________(填U1-IU2-I)。定值电阻R0的计算表达式是R0=________________(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某同学想测量一段电阻丝的电阻率,其中使用了自己利用电流表改装的电压表,整个实验过程如下:

A.测量电流表的内阻。按图1连接电路,将电位器R调到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闭合开关S1,调整R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然后保持R的阻值不变,合上开关S2,调整电阻箱R'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达到半偏,记下此时R'的阻值;
B.计算出改装电压表应串联的电阻R0的值。将电阻R0与电流表串联,则R0与电流表共同构成一个新的电压表;
C.将改装的电压表与标准电压表接入如图2所示的校准电路,对改装的电压表进行校准;
D.利用校准后的电压表和另一块电流表,采用伏安法测量电阻丝的电阻;
E.测量电阻丝的直径和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
F.计算出电阻丝的电阻率。
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1)已知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200μA,若当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正好是满偏刻度的一半时R'的阻值为500Ω。要求改装后的电压表的量程为2V,则必须给电流表串联一个阻值为R0=____Ω的电阻;
(2)在对改装后的电压表进行校准时,发现改装后的电压表的测量值总比标准电压表的测量值小一些,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A.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偏小,造成串联电阻R0的阻值偏小
B.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偏大,造成串联电阻R0的阻值偏小
C.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偏小,造成串联电阻R0的阻值偏大
D.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偏大,造成串联电阻R0的阻值偏大
(3)在利用校准后的电压表采用伏安法测量电阻丝的电阻时,由于电压表的表盘刻度仍然是改装前电流表的刻度,因此在读数时只能读出电流表指示的电流值a。测量电阻丝的电阻时,可以读得一系列a和对应流经电阻丝的电流b。该同学根据这一系列ab数据做出的ab图线如图5所示,根据图线可知电阻丝的电阻值为__________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