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家里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但没有合适的摆球,他找到了一块外形不规则的长条状的大理石块代替了摆球,他设计的实验步骤是:
A.将石块用细尼龙线系好,结点为N,将尼龙线的上端固定于O点; |
B.用刻度尺测量ON间尼龙线的长度l作为摆长; |
C.将石块拉开一个大约α =50的角度,然后由静止释放; |
D.从摆球摆到最高点时开始计时,测出30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由T=t/30得出周期; |
E.改变ON间尼龙线的长度再做几次实验,记下相应的l和T;
F.求出多次实验中测得的l和T的平均值作为计算时使用的数据,带入公式g=(2π/T)2l求出重力加速度g。
请填空:(1)你认为该同学以上实验步骤中存在错误或不当的步骤是___________。(只填写相应的步骤代号即可)
(2)该同学用ON的长作l为摆长,这样做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系统误差”)。
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从以下器材中选择代号为______________的器材完成测定工作,结果比较准确。
A.单刀单掷开关
B.量程0~0.3A、内阻约10Ω的电流表
C.量程0~300μA,内阻约100Ω的电流表
D.量程0~3A、内阻约10Ω的电流表
E.量程0~3V、内阻约104Ω的电压表
F.量程0~3V、内阻约103Ω的电压表
G.量程0~30mV、内阻约103Ω的电压表
H.阻值0~100Ω的滑动变阻器
I.导线
(2)如图为某一同学根据他设计的实验,绘出的U—I图线,由图线可求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 =_____V,内电阻r =_____Ω。
一只小灯泡标有“3V,1.8W”字样。各种器材的规格如下: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Ω);电源(E=6V,r=1Ω);电流表(其上有0.6A和3A两个量程,其内阻分别约为0.1Ω和0.03Ω);电压表(其上有3V和15V两个量程,其内阻分别约为1kΩ和5kΩ。现用上述器材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1和不发光(灯泡两端电压较接近于零)时的电阻R2。
(1)将实验原理图画在虚线方框中。
(2)电压表应选用量程;电流表应选用量程。
(1)某同学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下图所示,纸带上有7个计数点A、B、C、D、E、F、G,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则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如图所示,甲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mm,乙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cm.
(3)(6分)用伏安法测量某电阻阻值,现有实验器材如下:
待测电阻(阻值大约为
额定功率为8W);
电流表(量程
内阻约
电流表
(量程
内阻约
电压表(量程
内阻约
电压表
(量程
内阻约
滑动变阻器蓄电池(电动势为15V),开关,导线若干.
①为了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连续可调,且能较准确测量阻值,
电流表应选择电压表应选择
②在实物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完成设计的电路。
某同学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在物体所受合外力不变时,改变物体的质量,得到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
物体质量m(kg) |
物体的加速度a(m/s2) |
物体质量的倒数1/m(1/kg) |
1 |
0.20 |
0.78 |
5.00 |
2 |
0.40 |
0.38 |
2.50 |
3 |
0.60 |
0.25 |
1.67 |
4 |
0.80 |
0.20 |
1.25 |
5 |
1.00 |
0.16 |
1.00 |
⑴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中所示的坐标中描出相应的实验数据点,并作出a-m图象和a-1/m图象。
(2)由a-m图象,你得出的结论为;
由a-1/m图象,你得出的结论为。
(3)物体受到的合力大约为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关于做“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
(1)有同学按图(a)电路进行连接,他用到的6根导线是aa′、bb′、cc′、dd′、d′e和bf ,由于其中混进了一根内部断开的导线,所以当他按下开关后,发现两个电表的指针均不偏转,他用多用表的电压档测量bc′ 间的电压,读数约为1.5V(已知电池电动势约为1.5V),根据上述现象可推得,这6根导线中可能哪几根内部是断开的?答:_____________(写导线编号)。
为了确定哪一根导线的内部是断开的,他至少还要用多用表的电压档再测量几次?答:_____次
(2)排除故障后,该同学通过改变滑动变阻的电阻,测得了6组U、I的数据,根据第1、2、3、4、5和6组的数据,他在U-I图上标出了这些数据点,并且按照这些数据点的分布绘制了相应的U-I图线[如图(b)所示],由这一图线,可求得电源的电动势E为________V,内电阻r为________Ω。如果他不利用这一图线,而是利用任意两组U、I数据,那么当他选择哪二组数据时求出的E、r值误差最大?答:________________(写数据组编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