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为我们时代划定了价值航标。我国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文化建设的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领域。
材料二 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细”就是要细化,要直入头脑,要沉淀心中,只有发自内心接受,才能真正自觉行动;“小”就是要从小事做起,从个人做起,坚持不懈抓养成,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实”就是要行动,就是不能玩虚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体现的哲学道理。
2009年10月中下旬,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系列经济数据。某班以“消费与国民经济发展”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老师给出了一张表格,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
2009年1—9月国民经济运行数据(部分)
指标 |
1-9月 |
||
绝对量(亿元) |
同比增长(%) |
||
国内生产总值(GDP) |
217817 |
7.7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89676 |
15.1 |
|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
市 |
61013 |
14.8 |
县及县以下 |
28663 |
16.0 |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155057 |
33.4 |
注:据初步测算,前三季度投资对GDP增长率的贡献为7.3个百分点,最终消费的贡献
为4个百分点。
甲组同学对表格中的数据产生了兴趣。
(1)请你告诉他们表中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指出县及县以下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绝对量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
乙组同学在讨论消费、投资与GDP的关系时发生了争论。有的人认为,应该进一步扩大投资以促进经济快速增长;有的人则认为,应该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点。
(2)请你人选一种观点加以评价(4分)
丙组同学认为,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能否提升,与国民收入的分配政策有密切关系。
(3)你认为当前我国应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以推动消费进一步增长?(4分)
2009年7月5日晚上,乌鲁木齐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是一起典型的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事件,破坏了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0年2月18日在白宫会见达赖,为藏独分子撑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发表谈话称,美方的行为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严重损害中美关系。
请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论述在当前国内分裂分子与国外反华势力相互勾结的形势下,我国政府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捍卫祖国统一?
要求:
(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围绕论点,较为全面深入地展开论述。
(3)根据论题要求,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合乎逻辑,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2010年2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会议指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初国家从缓解企业困难和增强发展后劲入手,相继制定出台了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看到取得的成绩的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存在的问题,国际市场需求依然低迷,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加快自主创新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1)请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为什么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2)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的观点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
材料一:8月21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就《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草案)》向市民公开征求意见21天。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收到市民来信传真电邮58件,包含212条修改意见和建议。
材料二:2009年9月21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就《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草案)》举行立法听证会。19名听证陈述人在听证会上积极发言,围绕条例草案关于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是否合理可行、控烟立法如何避免执行窘境等展开了充分的讨论。该条例已于3月1日起正式实施。据此,请回答:
(1)市民为立法建言献策,体现了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哪一种主要形式?
(2)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哪些重大的现实意义?
(3)有市民指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带头禁烟,为全社会作出表率”,请你就此建议发表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图表一图表二
材料二:2009年,我国实现财政收入68477亿元,比上年增加7147亿元,增长11.7%。
(1)请在图表二中用笔画出“2008、2009年季度财政收入增速”的折线图,并说明理由。
(2)请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对上述两个图表进行分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