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在参加全国科普日活动时强调,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基层、面向群众,更加扎实有效做好建设节水型社会科普工作,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某中学高二(10)班同学决定围绕“水资源的节约使用”这一课题展开探究学习。
【问题背景】
当前,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党和政府强调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1)请运用物质和意识关系原理,阐述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交流讨论】
在调查中,同学们也了解到,当地一家大型企业,采取适当措施,使原先的“废水”得到充分利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达到90%以上,大大节约了水资源。
(2)材料中“废水不废”体现了什么辩证法道理?
【问题解决】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兴则农业兴,水利兴则民心安,水利兴则国家稳。中央强调指出加快水利建设,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10年水利投入翻番。
(3)请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加快水利建设的理由。
【倡议行动】
节约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应尽职责。倡导节俭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节水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把节约用水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
(4)请你就制定“家庭节约用水计划”提两项措施,并分别说明这些措施的哲学依据。
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要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请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对“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网络文化”重要性的认识。(12分)
2011年 11月17日,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刚刚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完成;神八在太空巡游17天,与天宫一号进行两次空间交会对接。
材料一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加大对航天事业的投入。据估计天宫一号造价达120亿元。在载人航天计划实施的过程中,也开展了一些国际合作,如2008年5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德国国家宇航中心签署了在神舟八号飞船上联合进行空间生命科学试验的合作协议。根据这个协议,神舟八号飞船上装载了通用生物培养实验装置。这项合作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首次在空间科学应用领域开展的国际合作。
材料二 从1999年的“神州一号”到2011年的“天宫一号”、“神州八号”在这十二年间,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按照既定的步伐步步向前。而在这一步步的脚步当中,中国的航天人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分三步骤,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 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 第三步,建立永久性的空间试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航天员和科学家可以来往于地球与空间站,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空间科学试验。目前中国已经实现了第二步骤,并向第三步努力。由于各方面协调一致,整个工程进行得有条不紊,
(1)材料一体现了经济生活的什么道理?
(2)积极发展航天技术、扩大航天技术应用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什么意义?
(3)联系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的航天工程为什么要分步骤、协调一致、有条不紊的进行?
近年来,“幸福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某班同学以“幸福感”为话题,展开讨论。
同学们发现不同的人对于幸福的理解不尽相同。在成功人士心中,幸福也许就是努
力拼搏后的财富;在老人心中,幸福也许就是晚辈所给予的关爱;在儿童心中,幸福也
许就是无忧无虑的嬉戏玩耍。
(1)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谈谈为何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不同。
同学们还发现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
(2)结合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谈谈政府如何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某班开展了一次关于高中学习的主题班会,同学们谈了自己的困惑。
学生甲:我很不适应高中生活,特别留恋初中时代,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熟悉,真想回到那个阶段。
学生乙:高中和初中的学习要求不同,所以必须彻底抛弃旧的学习方式,一切从头
开始。
学生丙:几次大考都没有考好,m灰意冷,看来真的没有前途和希望了!
请你结合几个同学的说法,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帮助他们澄清认识。
某公交车站设置不够合理,距离人行横道和过街天桥都较远,经常有乘客穿越绿化隔离带到车站乘车,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存在很大隐患。
如果你是人大代表,谈谈就解决这一问题将如何履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