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河源市新丰江水库大坝工程于1958年7月动工,翌年10月蓄水。蓄水后不久,这个以往地震极少的地区,地震活动开始频繁发生。从1960年5月开始不断有有感地震发生。右图是1962年3月19日河源地震(里氏6.1级)等震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以上材料说明( )
A.地震活动具有平静期与活跃期交替的特点 |
B.图示地区位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 |
C.各种地质灾害在成因上有关联性 |
D.人类活动可能诱发地震 |
本次地震对图中A、B两地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强度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A.B地的经济更发达 B.B地的震级小于A地
C. A地城市分布更密集 D. B地抗震能力更强
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北京时间8时整的是(提示:太阳都从一个方向直射;N表示北极)
下列四图中心均为北极点,阴影部分表示9月21日,则北京为9月22日17时的应为
读图3(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6~8题:此时,北京时间为
A.5时 | B.8时 |
C.10时 | D.15时 |
此日M地的昼长为
A.6小时 | B.12小时 |
C.15小时 | D.18小时 |
此日N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40° | B.90° |
C.20° | D.70° |
下图是以O点为中心的俯视图,阴影部分为夜,空白部分为昼;O点的纬度刚好出现极昼现象,且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0°。完成4~5题:若此刻,全球范围内处在同一日期,O点的位置
A.180°,40°N |
B.180°,70°N |
C.O°,20°N |
D.O°,70°N |
此时
A.东北三省的春小麦开始播种 |
B.科考队员进驻南极考察站中山站 |
C.哈萨克牧民正在天山的高山牧场放牧 |
D.美国阿拉斯加接待欣赏极光的游客 |
下图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随四季的变化图,读图回答1-3题:D地位于:
A.南极点 | B.南极圈上 |
C.南极圈内 | D.南极圈外 |
当AB两条线相交时,两地
A.白昼等长 |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
C.正午日影同向 | D.季节相同 |
AC两条线相交于P点,若AC两地纬度都增加5度,则P点位置会:
A.左移 | B.右移 |
C.上移 | D.下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