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河源市新丰江水库大坝工程于1958年7月动工,翌年10月蓄水。蓄水后不久,这个以往地震极少的地区,地震活动开始频繁发生。从1960年5月开始不断有有感地震发生。右图是1962年3月19日河源地震(里氏6.1级)等震线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以上材料说明( )
A.地震活动具有平静期与活跃期交替的特点 |
B.图示地区位于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 |
C.各种地质灾害在成因上有关联性 |
D.人类活动可能诱发地震 |
本次地震对图中A、B两地造成的影响和破坏强度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A.B地的经济更发达 B.B地的震级小于A地
C. A地城市分布更密集 D. B地抗震能力更强
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物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的环境演化过程 |
B.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 |
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 |
D.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 |
关于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这种地域分异规律在高纬度表现较为明显 |
B.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热量为基础 |
C.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 |
D.这种地域分异规律表现为沿纬度变化方向上的分异 |
地理环境各要素在南北方向产生有规律更替的主要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不均 | B.距海洋远近不同 |
C.地势高低起伏 | D.受寒暖流影响不同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所讲述的自然景观属于()
A.从沿海到内陆地域分异 | B.由赤道向两极地域分异 |
C.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 D.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
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 回答下列各题。图中阶段⑤→⑥反映的现象是()
A.城市化加速发展 | B.逆城市化 |
C.郊区城市化 | D.城乡差别加大 |
城市化发展过快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多样性增加 | B.地表水下渗增多 |
C.出现城市“热岛”现象 | D.城市环境质量提高 |